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陈思燕)炎炎夏日,爱心涌动。2025年7月6日至7月8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保健学院“博济爱康”实践团深入清远市阳山县小江镇,开展为期三天的“服务百姓健康行”系列义诊活动。同时,实践团于7月8日下午在小江镇卫生院开展了心肺复苏(CPR)专项培训活动。实践团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技能,为当地居民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和急救知识与技能,获得百姓与当地医护人员交口称赞。
义诊服务,守护百姓健康
7月6日下午,义诊首站设在小江社区居委会,为周边居民提供便捷的健康咨询和初步诊疗。得知消息的街坊邻里纷纷前来,学生们热情招呼,细心询问。推拿的舒适、艾灸的暖意、耐心的健康解答,让居委会成了临时的“健康港湾”,将专业服务送到了家门口。
7月7日上午,团队力量汇聚!在小江镇集市人流高峰时段,康复保健学院“博济爱康”实践团与护理学院“赤心相守,为爱同行”实践队联合开展义诊。集市一隅,两院学子迅速摆开“阵势”。这边康复学子巧手翻飞,推拿让疲惫的肩颈舒展;那边护理学子笑语盈盈,量血压、讲知识细致入微。学生们配合默契,乡亲们穿梭问询,量血压的队伍排起小长龙,中医理疗的体验区赞声不断,集市的热闹里更添一份健康的暖流。
7月7日晚上,实践团兵分两路,双线作战,分别在小江镇文化广场和卫生院开展双线义诊服务,现场气氛热烈。文化广场上,乘凉休闲的居民们成了服务对象,学生们借着灯光,继续为乡亲们放松筋骨、监测血压,欢声笑语伴着艾草的清香在晚风中飘散。同时,另一分队学生依托卫生院的场地,为有需要的乡亲提供更深入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将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延伸。
7月8日上午,实践团如约来到小江镇卫生院开展第5次义诊活动。前几日被服务过的乡亲再次到来,实践团热情服务,为有后续健康需求的居民提供更具体的建议,手把手教一些简单的家庭保健方法。临别之际,一声声“谢谢”和“再来啊”,饱含着乡亲们的不舍与认可。
义诊现场始终洋溢着温暖和谐的氛围。前来体验的居民络绎不绝,无论是体验了舒缓解压的推拿、艾灸、耳穴,还是通过量血压了解了自身状况,无不感谢为他们服务的学生,“这些学生娃娃技术好,态度也好,按完舒服多了!”“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体验这些中医治疗,真是太方便、太贴心了!”“希望你们常来!”……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是对实践团成员辛勤付出的最高褒奖,也生动体现了活动的惠民实效。
技能下乡,急救科普护健康
应小江镇卫生院邀请,“博济爱康”实践团结合医学专业优势,为30余名医护人员系统讲解了CPR的操作要点,包括胸外按压的正确位置、深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的规范步骤。团队成员通过人体模型演示,分解动作细节,确保每位参训医生都能清晰掌握技术要领。
在理论讲解后,实践团队员“一对一”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模拟训练,纠正按压姿势、开放气道等关键动作。“掌根重叠,双臂垂直下压”“两指托下颌,仰头提颏”……队员们耐心示范,确保每位医生都能独立完成规范操作。
为确保培训效果,卫生院设置了严格的考核环节。参训医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操作,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完整流程。
当推拿的手掌揉开乡亲肩颈的酸痛,当艾灸的暖意驱散阿婆关节的寒气,当量完血压后听到那句“这下放心了”......乡亲们舒展的眉头和真诚的笑容,就是这次实践最生动的注脚。大家把课堂上学的中医“看家本领”——推拿、火龙罐、艾灸、耳穴,实实在在地用在了乡亲们身上。这不只是手法,更是心法,是让深藏在典籍里的中医智慧,在小江镇的街巷里焕发生机,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感受到传统医学的“温度”。
此次小江镇义诊和CPR培训活动圆满落幕,但“博济爱康”实践团服务社会、守护健康的脚步不会停歇。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乡村医生的急救能力,搭建了高校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桥梁,也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健康问题。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爱心在服务中传递,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需要每一个卫生健康工作者的躬身力行,而青年一代,正满怀热忱地走在路上。(供稿:吴楚亮 付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思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