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孔祥政、力江娟) 近日,长江职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晨曦”志愿服务队走进南城村小学开展非遗叶画支教活动。当斑斓秋叶遇见稚嫩童心,当千年非遗技艺碰撞青春力量,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之旅,不仅让孩子们领略叶画艺术的魅力,更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书写着青年学子以美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为确保支教内容的专业性与趣味性, 队员们反复打磨教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分层设计教学内容:低年级侧重“趣味拼贴”,用完整叶片创作动物、花朵。为增强互动性,团队还开发了“叶画知识问答”“创意设计PK赛”等趣味环节,让传统文化学习充满活力。
支教课堂上,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化身“非遗小老师”,用热情与专业点燃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课堂伊始,队员辛窑青举起红枫叶,引导孩子们观察叶片的天然形状与色彩。随后,从清洗叶片、去除叶肉到晾干定型,每个步骤都耐心示范;面对孩子们好奇的提问,队员们结合科学知识,讲解叶片变色、叶脉形成的原理,实现“美育+科普”融合教学。
(▲图为实践队员给希望小学的小朋友讲解非遗叶画)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辛窑青 供图
在创作环节,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手持镊子、胶水,将银杏叶剪成裙摆,用梧桐叶拼出孔雀羽毛,用松针勾勒小桥流水。有的孩子突发奇想,将叶片与彩泥结合,创作出“会跳舞的小人”;还有学生在叶片背面写下心愿,制作成书签。队员们穿梭在课桌间,或指导技巧,或鼓励创意,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专注而灿烂的笑脸。(▲图为晨曦志愿服务实践队的志愿者在教小朋友叶画)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国娟 供图
这场支教活动更在乡村悄然引发“蝴蝶效应”:孩子们主动当起“非遗小讲师”,向家人、邻居介绍叶画知识;村委会计划结合叶画元素打造文化墙,开发非遗研学路线。非遗叶画,正从课堂走向乡村生活,成为振兴乡土文化的新力量。(▲图为实践服务队员与朋友们展示成果合影)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武成硕 供图
从筹备到实践,这场“叶染童心,艺承薪火”的支教之旅,是城建青年践行文化传承使命的生动写照。队员们在备课中深挖非遗内涵,在课堂上感悟教育真谛,更在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中读懂文化传承的意义。正如志愿队成员余俊洁说道“当看到孩子们小心翼翼捧着叶片,眼睛里闪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便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图为晨曦志愿服务队与南成村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们合影)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武成硕 供图
此次三下乡支教,不仅让非遗叶画在乡村小学落地生根,更探索出“青年+非遗+教育”的传承新模式。未来,城建青年将继续以青春之力,架起传统文化与少年童心的桥梁,让非遗技艺在创新传承中焕发蓬勃生机,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孔祥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