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周如心)这个暑假,甘肃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西北师范大学“师道陇上行”美育浸润社会实践团的15名师生来到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开启一场以“美育为翼、助梦童心”的实践之旅。
图为”师道陇上行“美育浸润实践团合影
该团队自2013年组建以来,依托学院教育文化底蕴,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情聚人”教育理念,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课程设计,已深耕十二载,在孩子们心田深耕美育之根基,传递全面发展之火种,满足了留守儿童对高质量艺术教育的需求。团队不仅发展美育,更以课程为纽带,搭建各民族学生交流互鉴平台,让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
图为《神奇非遗面具——植绘藏羌》课程成果展示
通过前期沟通协调,结合学校需要和团队成员自身特长,融合当地文化与艺术教育,团队成员的老师们为孩子们开展了面具绘制、非遗漆扇制作、刺绣、情景剧、扎染、合唱等一系列课程,用实际行动将美育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更是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深深刻在每一位同学的内心深处。
图为《赤石丹心——手绘官鹅石》课程学生手绘民族团结石
实践期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苏丽蓉专程前往官鹅藏族小学,看望实践团师生。她深入美育课堂,了解活动进展,对实践团将美育融入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模式给予高度评价。随后,苏丽蓉与官鹅藏族小学校领导及实践团进行了座谈交流,官鹅藏族小学校长杨文礼诚挚地感谢了实践团十二年如一日的美育帮扶,肯定了实践团活动对学校建设发挥的积极作用。苏丽蓉书记表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将持续支持“师道陇上行”项目,深化与官鹅藏族小学的合作,共同探索美育浸润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路径,让艺术的星火在藏乡持续发光发热。
图为苏丽蓉和孩子们
对于第一次参加美育活动的一年级学生王一妃感触颇深,她说:“我非常喜欢绘画,原来绘画给可以分为这么多种,我喜欢这样的课,我想继续画下去,想要画得更好。”同时,今年是队员蔺欣然第一次在宕昌参与社会实践,她主要负责学生们开展“刀绘英雄志”课程,巧妙地将腊子口战役、哈达铺会议的历史讲述与体育美育结合,孩子们既体验了锅庄舞的韵律之美,也感受了匕首操的英勇气概,操场上满是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作为学校国旗班的成员来到这里,我想给学生们传递‘我们无处不在,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勇往直前’的理念,看到同学们拧成一股绳一起向前冲,感受到的是各民族的和谐融洽,像石榴籽一般。”蔺欣然说到。官鹅藏族小学二年级学生唐佳怡已连续参与了二年美育活动,“老师经常说我们非常棒,我们制作了这种各样的植物面具图案,每一次老师来都会给我们惊喜和鼓励,我以后也要做一个好老师,用我的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
图为“刀绘英雄志”课程学生学习军体拳
在几天“教”与“学”的过程中,实践团指导老师苟斐斐表示:“每一次看到学生们的笑容,听到每一个恳切的回应,我深感美育责任之重,我们传递的不仅是艺术本身,更是各民族相知相亲的温度。”十二载,这支实践团队以美育为桥,连接高校知识与乡村童心,在官鹅藏族小学的校园里,续写着用热爱点亮梦想、以行动传递大爱的动人故事,让美育之花与团结之种在陇山脚下共同绽放,为多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注入持续动能。未来,团队还将继续踏上乡村美育征程,照亮更多的学生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让“以美育人、以情聚人”的教育温度,在陇原大地、在更多地方,持续传递、久久回响,让民族团结的旋律愈发激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如心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