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义诊暖黔乡,健康赋能助振兴——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子开展义诊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23 16: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乐 张锦涛 丁秋香   阅读 6.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余乐 张锦涛 丁秋香)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赋能乡村振兴,2025年7月6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韵黔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以“青春义诊暖黔乡,健康赋能助振兴”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发挥医学专业所长,将基础健康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同步开展药品安全普法与禁毒防艾宣传,用实际行动守护乡村健康,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健康检测进村户:精准筛查,筑牢健康“第一道防线”

实践队将“移动诊室”设在村卫生室,为村民提供免费的基础健康检测服务。队员们在村医的专业指导下,熟练地为络绎不绝的村民,特别是留守老人,进行血压、血糖测量等基础项目筛查。检测过程中,队员们耐心询问村民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和生活习惯,并建立简易健康档案。

针对筛查中发现的血压、血糖异常者,队员们详细记录数据,提供初步的健康风险提示,并建议其调整生活习惯,有必要的及时到乡镇卫生院或县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让村民“早发现、早干预”。

图为乡村医师(左)为志愿者指导测量专业动作 通讯员 毛艺霖 供图

在检测等候区,队员们巧妙融入药品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发放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册,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向村民讲解安全用药常识,如遵医嘱、不滥用抗生素、看清有效期等,强调过期药品的危害及正确处理方法,提升村民的药品安全意识。同时,队员们还针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用药问题进行了重点解答和指导。

此次义诊服务活动,不仅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便捷的医疗服务,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进一步提升了村民们的健康意识。同时药品安全普法知识帮助村民梳理了健康用药、科学用药的意识,有效降低了因用药不当引发的健康风险。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乡村医师在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血糖。 通讯员 毛艺霖 供图

科普课堂入民心:知识传递,播撒健康与文化种子

在“健康教育宣传栏”前,实践团与乡村医师共同开设“无烟生活与健康”、“慢性病预防小课堂”、“中医药知识推广”、“禁毒防艾”等主题讲座,结合乡村生活场景,用方言、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健康知识。结合乡村生活场景,以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知识,同时发放宣传手册,提升村民健康素养。

科普课堂中,禁毒防艾宣传是重要一环。队员们通过播放警示短片、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清晰讲解毒品的种类、巨大危害及识别方法,普及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反歧视理念。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人人有责”,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生命观,筑牢乡村禁毒防艾的思想防线。

作为药韵黔乡实践团的特色服务,中医药宣讲环节备受关注。团队成员结合黔南地区中药材资源,如天麻、杜仲、灵芝等,介绍中医药在慢性病调理、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图为乡村医师与实践团开展健康知识与中药知识推广讲座 通讯员 毛艺霖 供图

青春收获:以专业赋能,续写乡村振兴篇章

此次黔乡之行,对实践队员们而言,不仅是一次服务奉献,更是一次深刻的实践历练和专业成长。队员们在义诊中积极以专业服务乡村,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健康检测、科普宣讲、药品指导等环节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面对村民的各种健康疑问和实际困难,他们学会了更耐心、更细致地解答和帮助。

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健康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他们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的服务,为提升村民健康素养、改善乡村健康环境贡献了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续写了充满活力的青春注脚。

图为乡村医生,实践团和村民合影 通讯员 毛艺霖 供图

此次三下乡义诊,不仅是一次医疗服务的落地,更是青春力量与乡村需求的深度融合。实践团以“健康赋能”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温暖篇章,未来将继续以专业为翼,架起城乡健康服务的桥梁,让青春在基层医疗一线绽放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秋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