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赵洁) 为积极响应“三下乡”志愿服务号召,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走进乡村校园,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7月23日,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在当阳市郑琦乡村少年宫开设“可持续发展小课堂”,为当地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将绿色理念与全球视野播撒在乡村校园,同时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环保与责任的种子。
课程紧扣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理论+实践”双层教学体系。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成员刘若曦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经典定义为切入点,结合“人的福利与权利、地球环境、经济繁荣”三大支柱,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理论框架。课堂问答环节中,“淡水占全球水资源百分比”“2050 年海洋中塑料与鱼类占比趋势”等问题,通过直观数据和真实案例,让学生直面淡水稀缺、海洋塑料污染等生态挑战,引发强烈关注与深度思考。
为深化学生对理念的理解,课程特别融入实践互动环节。团队成员组织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地图,引导他们观察日常环境中的资源利用、交通方式等细节,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结。孩子们在绘图与分享中,逐渐领悟资源循环、绿色出行的现实意义,迈出了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的第一步。
“三下乡”不仅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引导青年投身生态建设的重要契机,更是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的鲜活实践。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将这份初心深植于“三下乡”行动中,成为团队始终践行的方向。郑琦乡村少年宫司仪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实践聚焦乡村生态,通过垃圾分类宣讲、环保手作等形式,让孩子们直观感知资源循环价值,理解生态保护对乡村长远发展的意义,既点燃共建绿色家园的热情,也让青年在实践中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阮靖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