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2035:留守儿童以“小规划”叩响“大时代”

发布时间:2025-07-23 16: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炎伶 张红瑶 张婕霓 姜艳群 李欣然 刘欣 曾俊仪 张馨 唐炜 康俊宇 唐媛 程晓冉 范思敏 肖珊珊 何慧婷   阅读 6.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谢炎伶 张红瑶 张婕霓 姜艳群 李欣然 刘欣 曾俊仪 张馨 唐炜 康俊宇 唐媛 程晓冉 范思敏 肖珊珊 何慧婷)“我想成为航天员,飞上太空,勇敢追梦!”“我想当老师,像您一样教授知识!”7月20日,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松山中学教室里,清澈而坚定的童声格外响亮。一堂由衡阳师范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带来的特殊生涯规划课——“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和2035有个约”正在进行,将乡村留守儿童的志向,悄然编织进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康俊宇在授课 张馨摄)

课堂伊始,实践团成员康俊宇播放的《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主题视频,“不想做没有同情心的人”“不想做遗忘历史的人”等少年宣言引发了孩子们对未来的初步思考。“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时的你想做什么?”问题抛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梦想,童真的言语碰撞出对未来最纯粹的向往。


(图为同学们踊跃分享自己的志向 姜艳群摄)

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自身潜力,康俊宇设计了有趣的“拍手游戏”。当预设的“30下”、“50下”目标被轻松超越时,惊讶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未来的你们,也会比现在想象中更优秀,”康俊宇鼓励道。他更用生动的“馒头理论”阐述积累的重要性:“吃第三个馒头才饱,能只吃第三个吗?实现2035的目标,正需从当下的每节课、每个知识点开始。”


(图为同学们积极参与拍摄游戏 姜艳群摄)

一场与未来的“约定”,将课程推向高潮。在康俊宇的引导下,孩子们以2035年为终点,倒推设定2025年、2030年的成长阶梯。笔尖沙沙作响,愿望跃然纸上:“今年考上县里最好的初中”、“2030年学会一门手艺”、“2035年成为一名老师”……这些源自心底的“小规划”,与国家发展的“大时间表”奇妙地同频共振,个人奋斗的涓涓细流,正悄然汇入民族复兴的浩荡长河。


(图为活动留影 姜艳群摄)

当《我和2035有个约》的悠扬旋律响起,孩子们的期盼已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壮阔征程。这堂生涯规划课,如同一座桥梁,一端连着孩子们拔节生长的梦想,一端通向国家现代化的璀璨远景。此刻,童声与时代交响,宣告着少年梦想与民族伟业的深刻共鸣。纵使起点不同,但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珍视,每一份努力都能在时代的大潮中找到方向。未来宏图的壮丽画卷,正由这一双双稚嫩却无比坚定的小手,从此刻落笔成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