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医魂,践行青春担当 —“生命守护者”红医精神志愿服务团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3 16: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刚   阅读 7.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刻领悟红医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将医者初心融入实践行动,近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生命守护者”红医精神志愿服务团在国际商学院团总支书 记王哲的带领下,赴淄博市张店区、淄川区太河镇罗圈村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新华制药展览馆:从烽火硝烟到科创高地的红色传承

首站,团队成员走进淄博市张店区新华制药展览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成员们依次驻足“烽火创业”“发展壮大”“创新突破”等展区,开启了一场跨越世纪的红色医药之旅。

展柜中,抗战时期支援前线的手摇式制药机锈迹斑斑,却仍能想见当年红医战士彻夜赶制药品的忙碌身影;而旁边的数字化研发平台上,最新药物分子模型正在屏幕上动态旋转。从战火中诞生的小药厂到如今的现代化医药企业,新华制药的百年历程,正是红医精神“救死扶伤、守正创新”的生动注脚。

“原来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药品,背后藏着这么多奋斗故事。”团队成员看向展柜玻璃,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医药人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用专业坚守诠释着“守护生命”的初心。

罗圈村八路军医院旧址:在枪林弹雨中淬炼的医者赤诚

次日,团队来到淄川区太河镇罗圈村,在山间密林的掩映中,探寻八路军医院旧址的红色记忆。罗圈村马书 记带领大家走进这片由民房改造的战时医院。

成员们俯身观察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医疗用具:锈迹斑斑的镊子、用布包着的手术刀、手写的病历本…指尖触碰的不仅是冰冷的器物,更是红医们在绝境中迸发的赤诚与坚毅。马书记介绍当地的金银花、艾草等药用植物是曾在战时救死扶伤的“土药材”,如今仍是守护村民健康的宝藏。当讲到动情处,马书 记突然吹响号角——这是战时召集医护人员的信号,“现在,该你们接下这声‘冲锋号’了!”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诠释着红医精神的核心:在“政治坚定”中锚定方向,在“技术优良”中攻坚克难,在“救死扶伤”中践行使命,在“无私奉献”中书写担当。

“从新华制药的创新突破到罗圈村的战地坚守,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份穿越时空的责任。”团队成员在实践后感慨到。

红医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密码。新时代的青年,正以青春之名续写红医故事。“生命守护者”红医精神志愿服务团将始终秉持“仰红医之志,铸时代之魂”的信念,让红色医魂在青春奋斗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属于青年的蓬勃力量。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属于青年的蓬勃力量。

(王哲、刘雯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