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 护佑生命 ——成都外国语学院青协走进得胜镇仁和村

发布时间:2025-07-23 16: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刚   阅读 9.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一、活动概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弘扬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精神,2025年7月7日至18日,成都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语你同行·护佑生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得胜镇仁和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0名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与特长,组织仁和村及周边5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引领孩子们探索新知识、新领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解锁新技能、收获真挚友谊,为暑假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实践队成员合照)

(图为实践队成员开会照片)

二、五大特色板块,丰富乡村孩子的暑期时光

此次活动围绕特色语言、基础教学、艺术发展、急救知识和非遗传承五大板块展开。实践团队提前数月启动筹备工作,针对每个板块反复打磨方案,力求打造出最适合乡村孩子的课程内容。活动期间,各个板块相辅相成,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

1.特色语言:开启世界之窗

实践团队充分发挥多语言优势,开设了英语、德语、捷克语等特色小语种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融入了基础词汇、日常问候等语言知识,还通过歌曲教唱、故事讲述等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助力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基础语言知识,以文化浸润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其视野。

(图为特色语言教学课堂)

2.基础教学:夯实学习根基

为切实满足乡村儿童的学习需求,实践团队开设了语文、数学等趣味教学课程。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解、多媒体视频教学等多样化形式,帮助孩子们巩固学科基础知识。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要点,更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好奇心与持续学习的求知欲。

(图为基础学科教学课堂)

3.艺术发展:激发创意思维

实践团队开设了手工、音乐、舞蹈、绘画等多元艺术教育课程,旨在引导乡村儿童发掘自身艺术潜能。彩纸剪贴、韵律舞蹈教学、水彩画技法指导等特色课程的设置,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愉悦感,增强了艺术实践的成就感。

(图为艺术发展课堂)

4.非遗传承:浸润文化根脉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团队精心策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程体系。设计了得胜花灯制作、壮球手工艺研习、甲骨文趣味识字等特色课程,引导孩子们在学习实践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增强文化根脉守护意识,为乡村文化振兴持续注入精神动力。

(图为非遗传承课堂)

5.急救知识:筑牢安全屏障

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实践团队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筹备了止血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防溺水自救互救等生存技能的培训课程。例如针对溺水场景,团队成员详细阐述了利用身边漂浮物开展自救的方法及规范的互救姿势。通过专业指导,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逐步掌握了关键技能。

(图为急救知识课堂)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圆满达成教育帮扶、文化传播和安全普及等多重目标,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了热爱传统文化与重视生命安全的种子。同时,活动有效锤炼了团队成员的教学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强化社会责任感。未来,实践团队成员将秉持所肩负之责任,持续砥砺奋进,让青春足迹始终扎根乡村教育沃土,为相关事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高玮仪 林峻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9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