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林芷滢 陈悦玲 吕佩玲) 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组建的广东二师青缃教育实践团,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阳江市海陵区闸坡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走访特色景区及村落,以商户访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疍家文化在商业开发中的传承路径。
7月14日,实践团前往一夜埕海产品特色街实地调研。与商铺老板交谈得知,当地年轻一代从事传统渔作人数减少,街区多数店铺依赖外来批发进货,以“一夜埕”工艺为代表的疍家特色海产品加工工艺面临失传等问题。
▲图为广东二师青缃教育实践团队员采访特色街商铺
7月15日,实践团调研发现,近日闸坡镇渔人码头依托集装箱市集打造码头夜间经济,该区域计划发展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观光和品尝美食的场所。另外,休渔期的国家级中心渔港呈现新旧渔船并泊景象,部分渔船转型为海上观光船,形成“渔业+文旅”的经营模式。
▲图为闸坡镇渔人码头和国家级中心渔港
7月12日至17日,实践团队员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谷寮村、渔民新村及大角湾、北洛湾等景区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调查聚焦疍家文化的传承意识与宣传现状。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对文化商业化开发持审慎态度,认为需平衡保护与利用;外地游客虽对疍家文化认知有限,但期待和支持疍家文化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实践团提出设计文创、开发研学路线等方案,推动疍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图为广东二师青缃教育实践团队员派发当地居民和游客问卷
在商业浪潮中守护文化根脉,需探寻传统智慧与现代发展的平衡之道。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疍家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团队将基于基层调研与青年视角,为疍家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融合提供有益参考,展现青年学子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思考。
撰文丨林芷滢 陈悦玲 吕佩玲
图片丨陈悦玲
审核丨林世和 杨淑滢 陈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