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新翼团”进社区:机器狗、飞行器点燃科技梦,安全教育护航成长路

发布时间:2025-07-23 09: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云正兴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通讯员 云正兴,乐涛发) 继首日编程启蒙点燃社区儿童兴趣后,7月22日,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新翼团”社会实践团队再次走进腾龙社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融合前沿科技体验与实用安全知识的精彩活动。活动聚焦编程思维深化、实体科技互动(低配版机器狗、飞行仪器探索)及交通安全教育,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魅力,在知识学习中筑牢安全意识。

一、 Scratch进阶:逻辑思维在代码迷宫中奔跑

上午的活动室化身编程乐园。志愿者乐老师以“米乐熊回家历险记”为情境,引导孩子们巩固Scratch基础指令,并引入“条件判断”和“变量”等进阶概念。“如果小河水位变化,小熊怎么安全过河?”乐老师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通过“如果…那么…”积木块的生动演示,抽象的编程逻辑变得直观易懂。

实践环节任务升级:孩子们需设计程序,指挥屏幕中的“米乐熊”穿越动态障碍(如飘动的云朵)和需判断水位的小溪迷宫。键盘敲击声与专注的讨论声交织。孩子们分组协作,尝试不同策略,当成功克服障碍、精准判断条件,最终让“米乐熊”安全到家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与击掌声。这不仅巩固了编程技能,更锻炼了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

二、 科技零距离:机器狗“萌动”,飞行器“启航”

如果说上午是虚拟世界的探索,下午则迎来了现实科技的震撼体验。团队精心准备的“低配版机器狗”刚一亮相,便瞬间俘获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哇!真的机器狗!”“它会做什么?”惊叹声此起彼伏。

图为孩子们第一次与机器狗互动

志愿者乐同学担任讲解,介绍了机器狗的基本构造、传感器原理及其动作能力。随着指令下达,机器狗流畅行走、灵活转弯、俏皮作揖,甚至模拟摔倒爬起,每一个动作都引来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它能认路吗?”“它怕不怕黑?”提问络绎不绝。

更激动人心的是亲手操作环节。在志愿者一对一的指导和安全保护下,孩子们分批使用基于Scratch图形化界面开发的简易控制程序,尝试指挥机器狗完成前进、转向、穿越简单障碍等任务。“停!左转...对了!太棒了!”成功完成指令的孩子兴奋得小脸通红,成就感满满。

▲图为孩子们与简易飞行器初接触

与此同时,另一组志愿者带来了“飞行仪器的探索”环节。通过展示模型、讲解基本原理(如升力、推力)和互动问答,志愿者们揭开了飞行器的神秘面纱。孩子们触摸模型,聆听关于无人机、飞机如何飞上天空的趣味知识,眼中闪烁着对广阔蓝天的向往。动手组装简易飞行模型(如纸飞机、轻木模型)的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在实践中初步理解了空气动力学概念。

三、 安全伴我行:知识守护探索的脚步

科技体验的热潮过后,一堂重要的“交通安全”理论课及时登场。志愿者乐老师结合生动图片、动画短片和真实案例,系统讲解了安全过马路(看信号灯、走斑马线)、识别车辆盲区、拒绝马路嬉戏等核心知识。

课程特别注重互动性:“如果没大人牵手,你怎么安全过马路?”“看到同学在路中间玩球,你该说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用稚嫩但认真的声音给出答案。趣味问答和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深刻理解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将“安全第一”的种子根植于心。

▲图为志愿者为大家讲解安全交规

四、 科技筑梦,安全护航

活动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老师,明天还能玩机器狗吗?”“我回家要研究我的飞行模型!”孩子们围着志愿者,眼中满是对科技的热爱和对下次活动的期盼。

团队队长林同学在总结中表示:“从虚拟编程到指挥实体机器狗、探索飞行奥秘,孩子们展现的兴奋与专注令我们感动。这不仅深化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更让科技变得可触摸、可互动,极大提升了兴趣。而融入交通安全教育,则是希望孩子们明白,在满怀热情探索世界的同时,安全是首要的基石。看到科技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并辅以安全的养分,这正是我们实践的意义所在。”

腾龙社区第二日的科技之旅,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好奇探索与安全意识的“双种子”。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新翼团”的志愿者们,正用专业与热情,陪伴社区儿童拓宽认知边界,让科技的梦想在安全的护航下,茁壮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云正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