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温欣) 7月1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祝童乐学”三下乡实践团队在南岳区万福小学,开展了以“春日繁花里的传统密码”为主题的花朝节传统课程。志愿者王雅妮老师通过诗词赏析、习俗体验、手工创作等形式,带领三、四年级的学生走进这座古老节日的文化花园,感受传统民俗的温度与活力。
课程以“节日时间轴”游戏拉开序幕。小王老师用图片展示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的特色场景,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熟悉的节日记忆。当“花朝节”三个字出现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眼中充满好奇。“这是春天里百花的生日哦”,王老师顺势念起南北朝梁元帝“花朝月夜动春心”的诗句,让学生在古典韵律中触摸节日的诗意起源。
在“十二月花神故事会”环节,孩子们听得格外入神。从寿阳公主额间的梅花妆,到陶渊明篱下的菊花影,从公孙大娘剑舞映红的石榴花,到王昭君塞外绽放的山茶花,一个个鲜活的传说让花神形象跃然眼前。“原来每种花都有自己的守护神!”
动手实践环节更是热闹非凡。孩子们分成小组,用彩泥,彩纸等捏出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花糕”。“我要把这个送给奶奶!”学生举着自己的作品骄傲地说。课上,小王老师还通过南北花朝日期差异的小讨论,让孩子们明白传统习俗的多样性。“就像有人喜欢二月十二过生日,有人喜欢二月十五一样,重要的是我们对花朵的喜爱呀”,志愿者老师的比喻让孩子们恍然大悟。在分享环节,孩子们纷纷表示,原来春天除了放风筝,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传统活动。
此次花朝节课程以传统文化为纽带,为乡村儿童打开了一扇触摸传统的窗口。孩子们在故事中聆听历史,在动手体验中感受民俗智慧,在分享交流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让乡土教育绽放出更绚丽的人文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温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