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 (通讯员 夏远林、徐伟)为深刻感悟红色精神、传承医学使命、探索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路径,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活动号召,7月11日-7月18日临床医学院“红带连心·医路躬行”实践队、“红飘志愿·医路长征”实践队,怀揣赤诚之心与求知之志,前往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贵阳市南明区中医医院、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开启了一场融合红色教育、专业实践与科技体验的“步履间的研学之旅”。
第一站:烽火岁月忆图云,红带连心承使命
实践团队首站抵达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历史是最厚重的教科书,图云关则是矗立在岁月中的医学精神丰碑。在庄严肃穆的氛围里,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自主参观学习,透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史料、一帧帧生动的历史图片,深入探寻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及国际援华医疗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拯救生命、支援抗战所铸就的不朽功勋。大家纷纷表示,将铭记这段烽火岁月中的医者仁心,让“红带连心”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担新时代医学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第二站:杏林研学悟精髓,巧手香囊承匠心
实践团队第二站走进贵阳市南明区中医医院,开启了一段浸润式的中医药文化研学之旅。中医历史文化小课堂上学习中医的起源传说、经典理论;打一套“八段锦”,在呼吸吐纳与肢体舒展间,体会“动静结合、形神共养”的健康理念;“定位寻穴”按压,在酸胀感中深刻理解经络穴位在中医诊疗中的独特价值。
知识的传递不止于听与看,更在于动手实践。队员们踊跃参与中医特色实践——制作驱蚊香囊。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亲手称量艾叶、薄荷等具有芳香避秽功效的中药材,仔细配备、研磨细碎,最后装入香囊袋中。这些凝聚着专注与汗水的香囊,成为此次实践最珍贵的成果。
第三篇:烽烟研学溯初心,红带精神励担当
实践团队德最后一战来到了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在这里开启了一段激荡理想信念的红色之旅,一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全新体验。在红飘带项目的实践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科技与红色历史、地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从“无名英雄”到“胜利丰碑”,红军战士的坚韧无畏在光影中愈发清晰,让大家对长征精神有了更具象的体悟。
此外,团队成员还分别前往安顺市王若飞故居、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华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黔西市金碧三小等地开展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收获满满。
青春的脉搏因实践而强劲,医者的初心在躬行中笃定。此次“步履间的研学之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是一次宝贵的专业实践,让医学信仰扎根心底;是一次前沿的科技体验,让创新意识点亮征程。展望未来,实践团队将躬行“医路”担当,把所学所思转化为服务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实际行动,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