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师“祝童乐学”三下乡,解码南岳黄精产业

发布时间:2025-07-23 01: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羽轩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刘羽轩)为探寻南岳特色中医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湖南一师“祝童乐学”2025“三下乡”调研团队刘依贝、苏睿、付佳欣、刘新宇一行,聚焦南岳黄精产业,贯通产业链,深入企业、商户与农户,解码一颗黄精从种植到增值的产业跃迁之路。

对话龙头企业,探寻品牌进程

7月7日,调研团走访南岳黄精产业代表企业。“天下寿岳”创始人刘洋阐述了其产业路径:以“寿岳文化”赋能,推行“种植标准化(科学移栽/有机肥促亩产跃升)+深加工科技化(非遗九蒸九晒结合无菌技术保高多糖含量)+营销文旅化(三大模式+场景体验)”三轨并行,打破农产品溢价瓶颈。

调研团深入访谈“天下寿岳”创始人刘洋

随后,团队深入大山,访谈湖南如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黄精姐姐”。她强调文化破圈是核心,其优势在于深植地道与古法,坚持严选药典认可的多花黄精,恪守自然时序的九蒸九晒古法(如凌晨蒸制),确保药效与风味。为此,她的团队特意邀请了高校教授姚勤,为黄精产品的研发做持续指导,紧扣姚教授提出的“吸大地之精华,受太阳之元气,衡山寿草,南岳药灵”二十一字方针,将“仙人余粮”道家文化融入如愿饼等产品,通过“二十四节气文创礼盒”等创新途径,实现传统养生年轻化表达。

调研团深入访谈“黄精姐姐”

南岳区黄精产业发展路径鲜明对照——刘洋重系统升级与规模效益,黄精姐姐专注于文化叙事与工艺坚守,但共同呼吁政策扶持与产学研合作,谓之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创新也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南岳近几年黄精产品推广能取得如此大成就,离不开这两家龙头企业相辅相成,持续发力。

走访零售终端,切入消费市场

7月8日,调研团深入南岳大庙西街开展“地毯式”市场调研。在两百岁茶博馆及多家特产店内进行深度访谈。经营者“大使”分享了独特经营之道:“我们以‘限量生产+全链品控’为原则,通过‘野生种植+节令礼品化+多渠道稳价’三措并举,解决产品产销波动问题。”据悉,该企业依托600亩种植基地(含黄精200亩),坚持野生苗移植技术,并精准锚定秋冬进补与年节礼品需求,实现销量连年增长。面对“线上线下均难做”的市场环境,其终端产品价格始终保持稳定。“品牌调控是关键”,他强调,通过计划性加工与适量库存管理,企业至今未发生滞销风险。这一“从山野到柜台”的精细化运营模式,为传统药材零售业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

调研团走访了解黄精市场情况

深入种植乡野,倾听农户心声

为溯源产业根基,团队徒步深入南岳镇山区,走访黄精种植户老周。在其仿野生种植基地,老周算起“生态账”:“林下种植周期长达5年,但每斤价格是农田种植的3倍。”他也道出隐忧:青壮劳力短缺、烘干技术落后导致优质原料外流至深加工强省。 这一案例折射产业关键矛盾——上游种植端与下游企业需求尚未形成高效闭环。

调研团深入山区走访调查黄精种植情况

调研团展示获赠的两株8年生黄精苗

调研团队长刘依贝总结道:“黄精产业要走出‘深山瑰宝’的困境,需强化政府引领主导,深化上下游产业对接,营造产业文化氛围,形成同频发展、产销共荣的产业生态。”本次调研以黄精为切片,助力南岳“中国黄精之乡” 的产业发展,体现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祝童乐学”青年志愿者“挺膺担当,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与践行精神。

(供稿:刘依贝、苏睿、付佳欣、刘新宇、杨翼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羽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