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3 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上稻声”支教团队在稻城县中学从航天课程、衍纸和歌唱出发开展了最后一日的支教活动,并在下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
航天课堂:银翼星辉载梦行
航空课堂上,余卓鑫老师以“什么是航空”和“什么是航天”两个问题为引,向同学们介绍了航空航天的内涵,飞机、滑翔机、旋翼机、直升机、扑翼机,各种各样的飞机分类方式由余卓鑫老师娓娓道来,从不同国家对飞机的命名方式,到我国飞机的发展历史,“三航”科普课的最后一节——“航天”课程画上尾声,飞机的参数和原理或许是枯燥的,但航空航天种在孩子们心里的种子却是生机勃勃的,在某一天,这间小小的教室或许就会走出未来总师,飞天的梦想,从这里启航。
▲图为余卓鑫老师上航天课程
衍纸艺术:裁霞生花筑童梦
衍纸课上,姜雨杉老师先展示了衍纸作品,引起同学们的阵阵惊叹,随后介绍了衍纸艺术的早期起源和发展以及衍纸的基本材料和技法。向宇老师和姜雨杉老师通过视频亲手指导,教导同学们卷形制作方式,紧卷、水滴卷、心型卷,各种各样的卷形在同学们的手中妙手生花,樱桃、小树、小花,同学们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把小小的纸卷变换成了栩栩如生的物样。
▲图为姜雨杉老师讲解衍纸课程
▲图为向宇老师讲解衍纸课程
▲图为孩子们制作衍纸作品
▲图为孩子们骄傲地展示衍纸成果
歌唱课程:弦歌少年强国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歌唱课上,《少年中国说》字字铿锵的歌声响彻在每一个人的心底,孩子们清澈的歌声里,藏着最滚烫的少年气。一句“少年自有少年狂”,是他们用稚嫩嗓音喊出的锋芒;一段“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是眼里闪着光的向往。
在这方小小的教室,音符乘着理想起飞——他们唱的不只是一首歌,是课本里的“少年中国”,是脚下土地的明天,更是自己终将长成的模样。
少年强,则国强。听,这就是未来的声音。
▲图为老师教孩子们唱歌
▲图为老师教孩子们唱歌
家访:叩门牵心助学情
下午,团长童琳带领支教团走访小洛绒桌姆和罗绒杰称家庭,详细了解其家庭结构、经济来源及政策帮扶情况。两位家长都表示“政府的政策让生活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医疗情况和大城市相比还是差距较大。家长们更希望孩子们走出去读书,孩子们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小洛绒卓姆提到自己以后的理想“想从事航天方面的工作”。罗绒杰称提到,自己有很好的父亲母亲,自己和弟弟的学习父母也是无条件支持。
关于学习方面,小洛绒卓姆表示藏文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罗绒杰称则在生物和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困难。两位同学都希望支教团能去更多的在课外兴趣如古典乐器、课外动手实践方面能组织一些活动。支教团成员表示将根据需求进一步改进课程内容。
▲图为在小洛绒卓姆家家访
▲图为罗绒杰称家庭成员与支教团成员合影
撰文|叶航宇
排版|叶航宇
摄影|朱晴 廖海智 姜雨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童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