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童”行、情满童心实践队:用青春力量守护特殊儿童纯真童心
七月流火,暑气渐盛。近日,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微光‘童’行情满童心”社会实践队15名队员于2025年6月至7月奔赴兰州市多所特殊教育学校及康复中心,正式启动“关爱特殊儿童,共筑温暖未来”主题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特殊儿童群体需求,围绕教育保障、康复服务、家庭支持及社会融入四大核心领域,通过艺术互动、体育拓展、传统文化体验等多元化形式,为特殊儿童及家庭传递温暖关怀,同时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实践队前期通过政策研读、问卷设计及专家咨询,构建多维度调研框架,涵盖特教工作者深度访谈、家长需求问卷及儿童行为观察记录。基于科学调研,团队精心策划艺术、体育、传统文化等适配不同儿童发展需求的系列活动,确保实践精准服务目标群体。
(图为社会实践队 供图:吴法宇)
抵达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后,为拉近小朋友们与志愿者的关系,我们协助学校精心筹备的文艺汇演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志愿者们给孩子们们带来了武术表演,刚劲有力的拳术、行云流水的动作,展现着中华武术的魅力。汇演期间,志愿者们还主动承担起场地布置、道具传递、秩序维护等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让这场充满爱的演出顺利落幕。
(图为实践队参与文艺汇演合照 供图:张殷倞)
(图为实践队员护特殊儿童有序入座 供图:贾铭萱)
文艺汇演结束后,志愿者们主动走进教室、宿舍和活动室,帮孩子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做游戏,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怀,校园里随处可见志愿者们忙碌又亲切的身影。
(图为实践队员协助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照片 供图:贾铭萱)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更多元的乐趣,第二天志愿者们特别邀请了学校弓箭社团的成员来到现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志愿者的辅助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拉弓、瞄准、射箭,感受着传统射箭运动的独特魅力;投壶游戏则更添几分轻松欢乐,孩子们争相尝试,小小的箭矢投入壶中的瞬间,总能引来一阵欢呼,一张张笑脸格外灿烂。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孩子体验传统射箭 供图:贾铭萱)
(图为实践队员辅助小朋友开展投壶活动 供图:贾铭萱)
我们为了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实践队特别设计了“水火箭”制作与发射环节。活动开始前,队员们用简单易懂的语气向孩子们讲解水火箭的原理——利用气压和水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升空。随后,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组装塑料瓶火箭。
(图为实践队员教小朋友发射水火箭 供图:张殷倞)
当亲手制作的水火箭“咻”地一声冲向天空时,孩子们兴奋地拍手欢呼。志愿者们趁机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其中的物理原理——水的反作用力如何推动火箭升空,气压与动力的关系怎样影响飞行高度,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接触科学、爱上科学。
(图为小朋友发射自制水火箭 供图:贾铭萱)
传统工艺的魅力也在活动中绽放。漆扇制作体验环节深受孩子们喜爱,队员们耐心讲解步骤,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挑选颜色、浸染扇面。看着五彩的颜料在水中晕染、流淌,最终在洁白的扇面上形成独一无二的美丽图案,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惊喜与好奇的光芒。
(图为实践队员辅助小朋友制作漆扇 供图:贾铭萱)
晾干后,每个扇子都不一样,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扇,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孩子们脸上满是自豪与喜悦,在动手实践中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把把亲手制作的精美漆扇,不仅是一份独特的夏日礼物,更承载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实践队员们的深深祝福。
(图为孩子们展示亲手制作的创意漆扇 供图:贾铭萱)
除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也格外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实践队员们组织了适合特殊儿童的趣味运动会,包括趣味篮球、羽毛球比赛、平衡游戏等。在安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体验运动的乐趣,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队员们一对一陪伴,悉心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乐在其中。
(图为趣味运动会中的羽毛球互动 供图:贾铭萱)
(图为实践队员与学校篮球队进行的篮球比赛 供图:贾铭萱)
而这份陪伴与探索并未止步于此。在三下乡社会实践剩下的时间里,志愿者团队将会带来自主研发的智能导盲眼镜,邀请孩子们近距离体验。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帮助孩子们戴上眼镜,尝试着辨别方向、感知周围环境。志愿者们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感受,仔细记录他们提出的每一个建议,来自孩子们亲身体验的反馈,将成为改进设备的重要依据,让科技更贴近需求、温暖人心。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还走进了部分孩子的家庭进行家访。与家长促膝长谈,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家庭日常和实际需求,也向家长反馈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与进步。让志愿者们对“关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会开展手工制作等活动,志愿者们准备了彩纸、黏土、画笔等材料,和孩子们一起折纸、捏泥塑、画水彩画。让孩子们尽情释放创造力守护着每一颗纯真的童心。
此次“三下乡”活动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笑容,也让志愿者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未来,这份关爱与行动将继续延伸,用青春的力量为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添上更多温暖与光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燕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