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罗雅肸 彭雅泽)为了让孩子们在趣味创作中践行环保理念。武昌理工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绿芽筑梦南丁格尔小分队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小春燕留守儿童幼儿园内,开展了一场以“小吸管,搭世界”为主题的特色课程,该课程旨在借小小吸管搭建创意天地,点亮环保与实践的火花。
▲图为小分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合影留念
课程开篇,小分队成员曾怡珺先带着孩子们“认识吸管的两面性”。一边展示生活中吸管被随意丢弃、堆积成“白色污染”的图片,以及1亿根吸管难以降解、污染环境的数据;另一边又展示用吸管搭成的城堡、火箭、花朵等图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大家明白,平凡的吸管,既能制造困扰,更能创造惊喜。
▲图为小分队成员曾怡珺引导孩子们知晓吸管的两面性
讲解环节中,曾怡珺拿起一根吸管,开启趣味讲解。她告诉孩子们,吸管形态各异,直的能当坚固“支柱”,弯的可以变成灵动“拱门”;色彩丰富的特点,让红、黄、蓝等颜色能搭配出专属美学;从物理角度,分享怎么剪切口、怎么拼接更牢固的小窍门,每讲一点,孩子们都凑得更近,眼睛里满是对“变废为宝”的期待。
▲图为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的场景
进入实践环节,分组发吸管材料时,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孩子们拿到吸管,就像握住了“创意钥匙”,3分钟的讨论时间里,奇思妙想不断迸发。搭建过程中,有人专注裁剪“零件”,有人小心翼翼拼接“关键部位”,曾怡珺在教室里来回穿梭,给予孩子们灵感、帮着调整结构,看着零散的吸管慢慢变成一件件创意作品,成就感在教室里肆意流淌。
▲图为小分队成员曾怡珺与孩子们的成果合影留念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支教队成员徐智航,他表示:“这场‘小吸管,搭世界’的课程,用小小的吸管,连接起环保意识和创意脑洞,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里,懂得了“变废为宝”的价值。当小吸管遇上奇思妙想,当公益课堂连接环保与实践,一个个创意作品,就是对“变废为宝”最好的诠释,也让环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嘉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