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院“粤青”突击队:画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3 13: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杜梓欣 李晶燕 何可慧   阅读 8.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7月1日,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粤青”突击队奔赴廉江市营仔镇北堤村,开展了一场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18名青年学子用画笔为乡村“美颜”,在村中巷道间精心创作了25幅生动的墙绘作品,总面达300余平方米,为这个原本朴素的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光彩。

艺术赋能墙绘勾勒乡村新貌

在北堤村,队员们紧扣“田园风光、乡村风景”主题,将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巧妙融合于墙绘之中。翱翔的鸟群与红顶农舍相映成趣,金灿灿的稻田与农人收割交相辉映,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村落肌理,又勾勒出生态发展蓝图,成为了村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提前一周就来到村里采风,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和村民喜好。”队长史娇阳介绍道,“我们力求每幅作品都能展现乡村本真,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些“会讲故事的风景”赢得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让原本朴素的村容焕发新光彩。

图为墙绘成果之一

图为墙绘成果之一

汗水浇灌青春在烈日下闪光

创作过程充满挑战。七月的骄阳似火,队员们提着颜料桶穿梭于各村巷,从早到晚忙碌不停。暮色降临时,仍在灯下讨论细节调整。高温、蚊虫叮咬等困难没有阻挡他们的热情,手上的颜料渍、晒黑的皮肤成为这段青春最特别的印记。

“虽然辛苦,但看到孩子们围着墙绘欢呼雀跃,听到老人说村里从没这么好看过,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队员李同学感慨道。村民们的认可和主动递上的凉茶,让这群年轻人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也让他们的青春在烈日下熠熠闪光。

图为队员们在烈日下创作墙绘

图为队员们在调制色彩

政策宣讲搭建沟通桥梁

除艺术创作外,“粤青”突击队还肩负着政策宣传的使命。在共青团营仔镇委书记刘存畅的带领下,队员们走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百千万工程”政策内涵,重点澄清“拆迁误区”。通过发放57份问卷,团队精准掌握了村民对政策的认知情况,收集到的23.条人居环境改造建议,为当地政府工作推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些大学生不仅美化了我们的村庄,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政策。”村民蔡伯竖起大拇指说道。队员们用耐心和热情搭建起了政策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让政策之声传遍乡村。

图为共青团营仔镇委书记刘存畅带领队员走访村民

实践感悟青春在奉献中升华

“累并快乐着”是队员们对此次实践的共同感受。连续作战的创作强度、走村入户的奔波劳累,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工作的不易。而当地书记与村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乡村的温暖与热情。每一次与村民的交流,每一次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都让队员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们表示,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青春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奉献力量。

据悉,“粤青”突击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关注乡村发展,让青春力量在服务基层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让“最美行动”不断延续。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他们用青春的画笔绘就出最美的色彩,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华章。

图为粤青突击队与刘存畅书记合影

(终审/赖奇鋆 复审/张健 初审/史娇阳 撰文/何可慧 李晶燕 摄影/杜梓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梓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