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吕雨萱)7月23日,湖北工业大学爱心助学社“沉默不漠・让爱掷地有声”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吕雨萱在红安县城关镇金桥社区为社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探秘——蓝眼泪荧光海”的公益科普课。通过生动的讲解与直观的展示,孩子们走进了“蓝眼泪”的神秘世界,也种下了守护海洋生态的种子。
图为志愿者展示“蓝眼泪”现象
课堂上,志愿者以“蓝眼泪是什么”为起点,揭开了这一自然奇观的面纱。“蓝眼泪”是对海洋中夜光藻、海萤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并发出蓝色荧光现象的诗意描述。当这些浮游生物受到海浪拍打、船只航行等外界刺激时,会因体内荧光素与荧光素酶的反应而释放出梦幻的蓝色光芒,让海面仿佛流淌着晶莹的“泪水”。通过图片展示,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荧光海的浪漫与神奇,纷纷发出惊叹。
图为志愿者讲解蓝眼泪现象的成因
在“蓝眼泪与海洋生态”环节,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辩证看待这一现象:它既是大自然馈赠的美丽景观,能带动旅游经济、展现生态魅力,也是海洋环境的“晴雨表”。因为“蓝眼泪”本质上属于赤潮现象,其大量繁殖往往意味着海水富营养化等环境异常,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破坏生态平衡。
课程最后,大家围绕“守护蓝眼泪,守护海洋生态”发起倡议。有人问道:“蓝眼泪”可以带回家吗?”志愿者耐心解释道脱离适宜的海洋环境后,发光生物会在2至3天内死亡,且过量接触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最后呼吁大家从生活小事做起:做好垃圾分类以减少海洋垃圾,节约用水降低污水排放,同时向身边人传播海洋保护知识。
图为志愿者协助小朋友完成画作
活动尾声,孩子们拿起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海洋图景,并在画作旁写下“保护海洋,从我做起”、“别让蓝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泪”等标语。通过此次科普课,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蓝眼泪”的科学知识,更深刻认识到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成为海洋的“小小守护者”。
图为小朋友给志愿者介绍作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邱一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