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轮动不息”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展“探寻乡土脉动,共绘振兴图景”摆摊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3 18: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心媛、林洪毅、黄宇杰、李诗怡、张梓盈、何梓星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刘心媛、黄宇杰林洪毅、李诗怡、张梓盈、何梓星) 为深入了解韶关市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文化传承、乡村建设及产业建设等情况,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深入群众倾听民声,715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轮动不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在双峰寨广场开展以探寻乡土脉动,共绘振兴图景为主题的摆摊活动,活动将非遗文创、石塘文化、科学智慧相融合,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多元板块联动:让调研起来

摆摊活动设置五大区域,将文化传承、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调研目标巧妙融入自然有趣的互动中。科技展览区,集中展示太阳能小车和智能平衡小车,其中太阳能小车为此前团队成员在新华书店希望小学小学开展义教带领学生们亲手组装的作品,智能平衡小车则是团队成员在出发前联合实验室成员共同组装而成,二者均体现了科技教育与实践能力的结合;调查问卷区,围绕石塘村基础建设、非遗“堆花米酒”与“月姐歌”的认知度等问题展开调查,收集村民对乡村发展的真实反馈;​​文化故事区​​,依据受众年龄设计故事排序游戏,以多个游戏展现石塘双峰寨的​​过往事迹​​,增强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趣味科学区,通过基础科学知识问答及讲解,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探索科学原理,激发其对科学的好奇;文创产品区,展示了由团队成员根据石塘非遗文化及当地特色制作的文创产品,如月姐歌书签、堆花米酒冰箱贴、双峰寨明信片等物品,这些文创产品将作为礼品赠送给积极参与问卷调查及答题正确的观众,以此回馈他们的支持。五大区域有机衔接,让调研在互动中落地,也让村民在参与过程中,深入触摸石塘​​传统文化​​的底蕴、感受科技实践的魅力,更清晰地认识到乡村建设与自身生活的紧密关联,体会文化传承、科技赋能对乡村发展的深远影响。

科技展览区(图1)

调查问卷区(图2)

文化故事区(图3)

趣味科学区(图4)

文创产品区(图5) 

直播传韵:让乡土故事云端破圈

活动期间,团队同步开启微信视频号直播,将双峰寨广场上的热闹场景实时传递给屏幕另一端的观众。这场聚焦摆摊活动的直播,吸引了超三千名观众线上观看,气氛热烈、互动频繁,直播间内喝彩次数高达21.8万次,四百多条评论里既有对太阳能小车、非遗文化的好奇提问,也有网友为石塘村的乡土魅力点赞;近百次分享让更多人透过镜头认识了这个藏着“月姐歌”与“堆花米酒”的古村落,总热度近千,成为连接乡村现场与外界关注的“数字桥梁”。
 

团队队员同步直播摆摊情况(图6)

此次活动通过线下互动与线上传播的双重联动,既收集了关于石塘村文化传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丰富信息,同时,也推动了 堆花米酒”“月姐歌 等本土文化符号的传播广度与认知深度。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有位手艺人带着当地妇女们自主设计图案并亲手刺绣的手工艺品加入摆摊,这些融入石塘村风土人情的作品,如绣有双峰寨轮廓的帆布袋、点缀宋锦纹样的发夹、艾草香包等,吸引了不少关注。据悉,她们的手艺成长离不开政府扶持,通过参与政府组织的手工艺品技能培训,妇女们已能独立创作,将乡土元素融入作品。这不仅为活动增添了乡土韵味,也折射出石塘村在传统手艺延续与乡村人才培育中的实践成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轮动不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石塘村的深入联动,不仅为当地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乡土文化的传播与振兴贡献了青年智慧与力量。广师大轮动不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以文化为媒联通四方,以创新为笔绘就新篇,真正让石塘村的文化资源走出去,让外界的目光投进来,以青年之力赋能乡村振兴,以青春之我铸就时代之魂,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挥洒属于中国青年的璀璨华章!
    

摆摊活动成员与孩子们合照(图7)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梓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