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建瑰宝,对话千年匠心 ——长治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三下乡之探秘观音堂纪行

发布时间:2025-07-23 18: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子涵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了学习长治古建筑历史、传播传统文化,2025年7月3日,长治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三下乡团队走进潞州区观音堂开展学习实践,以对传统文化的热忱揭开了这座明代悬塑艺术殿堂的神纱。当青年学子的学术热忱邂逅六百年前的木构匠心,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此悄然展开。

斗拱飞檐间:解码古建密码

团队成员们首先通过观看观音堂的纸质介绍资料,初步了解到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建筑以其精美绝伦的悬塑艺术闻名。这些珍贵的文物生动展现了明代雕塑艺术的巅峰成就,让同学们对即将实地探访的这座艺术宝库充满期待。

同学们阅读观音堂介绍资料

悬塑长廊下:重现彩绘华章

团队成员们进入正殿内,在明代彩塑群前,团队成员利用自带相机,捕捉到塑像眼角一抹宋代青绿的矿物颜料残迹,透过镜头,五彩琉璃脊饰与繁复的悬塑群像在晨光中流转,成员们将传统营造技艺转化为了数字档案,为之后的文物保护留下了珍贵的相片。


居于观音堂正殿的佛像

触摸千年历史,传递万代文化

在侧旁的偏殿中,摄影师们运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和高超的摄影技术将观音堂精美、色彩丰富的建筑永远的留在了摄影作品里。同学们耳旁传来一阵阵鸟鸣,身旁是一股股的从殿中传来的古朴的香。大家一边感叹于山西建筑的精美绝伦,一边沉静在社火余音中,身心仿佛得到了洗礼。

同学们在偏殿欣赏摄影作品

正午的太阳为观音堂的琉璃鸱吻镀上了金边,成员们也对观音堂有了清晰的了解。不管是初入观音堂的惊叹还是离开时的恋恋不舍,这一次的观音堂之行让年轻一代真正触摸到了土木华章中的中华文脉,在同学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保护文物的决心。观音堂之旅虽然结束了,可对同学们来说保护文物、传承传统文化之路才刚刚开始。

同学们在观音堂门前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子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