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走进“水下世界”:共护蔚蓝家园从孩童做起

发布时间:2025-07-23 18: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彬语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李彬语 周思洁 江彤 报道 孙姸 摄影)7月22日,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走进爱心托管班的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水下生物与海洋环境保护课。通过视频展示、互动问答和趣味讲解,支教队员引导孩子们认识海洋面临的危机,了解禁渔政策的意义,并探讨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海洋环境。

▲图为支教队员展示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课堂伊始,支教队员播放了精心剪辑的水下生物纪录片,从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到长江流域的中华鲟,从欢快游动的沙丁鱼到濒临灭绝的江豚,孩子们的目光被屏幕上的“水中居民”深深吸引。然而,当镜头切换到被油污覆盖的海鸟、误食塑料碎片的海龟,以及堆满垃圾的河岸边奄奄一息的鱼虾时,教室里的笑声渐渐消失。

支教队员引导大家讨论海洋面临的问题,“工厂排出的脏水会污染海水”“船上的人会往海里扔垃圾”“过度捕鱼会让鱼越来越少”……在支教队员的启发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逐渐梳理出海洋生态的主要威胁并意识到保护环境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图为支教队员讲解长江禁渔的好处

随后,课堂聚焦“长江禁渔”这一身边的生态保护实践。支教队员播放了长江禁渔期的纪实短片,画面中,曾经因过度捕捞而日渐稀少的刀鱼、河豚,在禁渔政策实施后重新出现在渔民的监测镜头里,江豚跃出水面的场景也愈发常见。“禁渔就像给鱼儿放了一个长假,让它们有时间长大、繁殖,这样水里的生物才能越来越多。”支教队员用比喻解释道。

▲图为支教队员讲解四种海洋污染

针对“海洋污染有哪几种”的问题,支教队员通过图示展示了污染的主要类型:化学污染、塑料污染、石油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针对这些环境污染问题,支教队员与孩子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最终总结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行动: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用玻璃水杯代替塑料瓶;分类投放垃圾,避免有害垃圾混入自然界,节约用水,减少生活污水排放。此次支教课堂以生动的形式架起了孩子们与水下生物的“沟通桥梁”。

记者采访到神农架林区红坪中学的张校长,他表示:“保护水下生物,需要从了解开始,更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希望这堂课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环保的种子,让他们成为守护蔚蓝家园的小小卫士。” (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彬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