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贴画疗心韵,青春赋能筑社区 ——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社暑期社会实践团暑期系列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3 17: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崔语萱   阅读 4.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崔语萱)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3D贴纸创作活动、舌尖上的地理和密码破译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视频讲解分享、设计分层创作环节和搭建互动展示平台,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带来兼具趣味性与疗愈感的实践体验。


文化融合:美食为桥串联地理知识

当美食文化与地理知识相融合,活动现场便充满了别样的趣味。志愿者赵黎琛以武汉特色美食热干面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芝麻酱的醇厚口感与萝卜丁的清爽风味,引发孩子们的热烈共鸣,部分孩子还主动分享了与家人前往户部巷品尝豆皮的经历。借此契机,志愿者进一步拓展讲解中国八大菜系,鲁菜的咸鲜、川菜的麻辣、粤菜的精致等特色在生动的描述中清晰呈现。孩子们对照地图上的省份,积极规划“美食旅行路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相关地理知识与饮食文化。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志愿者们还准备了配套的互动道具 —— 针对低龄儿童的“美食产地连连看”卡片,将卡通化的美食图案与省份轮廓相对应;为高龄孩子设计的“菜系寻源”手册,标注了各菜系代表菜品的发源地及地理环境影响因素。

▲图为志愿者赵黎琛正在讲解舌尖上的地理课程


妙手拼贴:让创意之花悄然绽放

社区活动室里,小朋友们安静坐在长桌旁,桌上整齐摆放着“动物乐园”“海底世界”“森林小屋”等主题的 3D 贴材料包,五颜六色的贴纸在透过窗户洒入的阳光下泛着光泽。有的小朋友正捏着贴纸,对着底座上的荧光对位线调整位置;有的已经完成了部分立体造型,将作品轻轻举在身前;靠窗处有两个小朋友头挨着头,一起摆弄着蝴蝶贴纸和花朵底座;桌角处一个小朋友正拿起备用贴纸,递给旁边拿着折角贴纸的同伴。整个活动室里没有刻意划分区域,小朋友们随意地坐在一起,有的低头专注操作,有的侧身看向身边人的作品,偶尔有完成作品的小朋友将手高高举起,带动周围几道目光投来,像平静的水面被轻轻搅动,漾出细碎而温暖的波动。

▲图为志愿者罗灿坤指导小朋友进行3D解压贴纸的制作


智破密码:让思维火花热烈碰撞

当密码符号与逻辑推理相碰撞,活动现场便充满了烧脑的趣味。志愿者向慧仪以经典的凯撒密码为切入点,详细演示了字母移位的破译方法,比如将“A”向后移动 3 位对应“D“ 的转换规律,引发小朋友们的思考,有点高年级小朋友还拿出草稿纸跟着演算,分享自己曾在侦探小说里看到的密码情节。借此契机,志愿者进一步拓展讲解多种密码形式,栅栏密码的交叉拆分、摩尔斯电码的长短信号、维吉尼亚密码的密钥应用等技巧在实例演示中清晰呈现。青少年们对照密码材料里的示例,尝试设计“加密信息”互相挑战,在紧张专注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逻辑思维与信息解码能力。

▲图为小朋友正在挑战破译黑板上的密码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的这一系列活动,为社区注入了别样活力。3D 贴纸创作让大家在指尖互动中释放压力,舌尖上的地理活动在美食与地理的交融中拓宽视野,密码破译挑战则激发了逻辑思维的火花。社区的小朋友们在多样的活动里收获了知识与快乐,不少参与过的小朋友都纷纷表示期待实践团未来带来更多精彩活动。而对于实践团成员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更是用青春力量服务社区的生动实践,也是创新社区服务模式的尝试。

撰文 |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 崔语萱

图片 |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 崔语萱 罗灿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崔语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