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乡梓 弘毅文脉|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启迪突击队赴英德市英红镇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3 18: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洋   阅读 3.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1日至17日,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组建“生物启迪”突击队,联合清远市华侨中学,以“高校+中学”的形式奔赴英德市英红镇,参与了荣获广东省“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的“英红小小+”红领巾志愿服务项目,共同开展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紧密围绕“百千万工程”部署,以“教育赋能+产业调研”为核心,围绕教育帮扶、产业调研、生态保护等多个维度展开。活动聚焦乡村义教,结合当地生物资源与茶文化特色设计课程体系;深入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部门,通过实地走访与座谈交流,旨在运用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助力英红镇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探索校地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弥补乡镇学校实验资源短板,将本土茶文化深度融入课堂,以青春视角为英红镇科学教育提质与茶产业升级提供了实践参考。

义教先行:知识播种,点亮希望之光

1.创新课程,点燃求知热情

在基础课程方面,“生物启迪”突击队结合英红镇的特色,以当地茶园生态系统为样本,设计了以《英德“红”茶》课程为代表的40节特色课程。例如:在《英德地区生物多样性》课堂中,通过展示英德市特有的动植物图鉴,帮助学生建立“家乡生态认知”框架;而《植物拓印》课则选取常见植物叶片,指导学生使用常见材料完成拓印创作,将生物形态知识转化为可视化实践成果;又如《种子的奇妙旅程》课程,配套种子解剖实验,通过观察大豆、玉米等常见种子的胚根、胚芽结构,直观讲解植物生长原理。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课程难度呈现梯度设计。每一系列课程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循序渐进,确保学生了解基础知识

学习种子的基础知识 罗子健供图

2.实践结合理论,探秘生命奥秘

考虑到乡镇学校实验资源匮乏、学生动手实践机会有限的现状,突击队以“兴趣”为切入点,在活动中融入大量实验环节,并将科学内容与英德本地特色紧密结合,让知识走出课本,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协作能力。

如《茶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实验,学生们在突击队队员的指导下,经过研磨、过滤等步骤,成功提取出叶绿素,理解光合作用原理。又如《英德“红”茶》课程,通过介绍英德红茶历史、讲解红茶制作中“萎凋(水分蒸发)、揉捻(细胞破碎)、发酵(酶促反应)、干燥(固化品质)”的四大原理与开展红茶冲泡实践,让学生在茶香中感受本土文化与生物知识的融合。

活动期间,突击队与侨中师生还在体育馆开展了生物知识摆摊成果展,设置了“生物特征配对战”“谁吃谁连线”“染色生物局”三个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生物特征与生态关系知识,进一步扩大了义教覆盖面,实现“玩中学、学中悟”的效果。

学生以红茶做实验 罗子健供图

3.安全教育,守护学生成长

义教期间,突击队与侨中师生积极推进安全课程。在《消防与用电安全》课堂上,侨中师生通过视频教导与案例分析的方式,教授了学生火灾逃生、正确用电方法,为学生们讲解了遇险时的应对步骤。而《防溺水安全》课程则结合英红镇水域特点进行教学,并带领学生们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演练,学习自救与互救技能。除了安全教育课堂,活动还同步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正确认识自己》、《情绪管理》等心理课堂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身优缺点、学会调节情绪,为乡镇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水上救援模拟 罗子健供图

调研深入:产业把脉,探寻发展路径

1.科研机构取经,汲取专业智慧

7月17日上午,突击队与侨中师生前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鸿雁茶企的负责人深耕茶产业多年,他为突击队队员详细介绍了创新优化的萎凋温湿度动态控制、智能发酵监测、远红外提香等核心制茶工艺,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从茶树培育到工艺创新,每个环节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队员们也意识到,科研力量的注入不仅提升了茶叶的品质与产量,更推动了传统茶业向现代化、精细化转型,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聆听介绍 罗子健供图

2.企业走访调研,洞察产业脉搏

随后,突击队来到红旗茶厂,系统调研企业发展历程与产业运营模式。走进老厂房,队员们先聆听茶厂的发展历程,再观摩传统制茶工艺。移步炒茶区,大家卷起袖子,双手伸进温热的铁锅,快速翻抖鲜叶,在腾起的茶香中体会温度如何塑造茶质,感受传统工艺与科学原理的巧妙呼应。在了解茶厂历史与制茶工艺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红旗茶厂不仅是英红镇茶业发展的亲历者,更是一部鲜活的地方志,为今天乃至未来的产业升级积淀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突击队员体验炒茶工艺 罗子健供图

3.政府座谈交流,凝聚发展共识

下午,突击队与英红镇政府、农办代表联合召开了座谈会。会上,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为突击队队员们系统介绍英红镇教育资源现状与未来布局,农办负责人则专题介绍了茶产业生态种植规划。随后,双方共同探讨了有关教学设备的数字化配备、优秀教师向基层流动的激励机制乡村教师专业能力的系统性提升计划以及特色课程的本土化开发与融入等内容,增进了队员们对于教育资源方向的了解。

英红镇政府座谈会 罗子健供图

七天实践,从课堂到茶园,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启迪”突击队以专业知识为英红镇注入新活力。团队联合清远市华侨中学,携手地方政府,形成“高校—高中—地方”闭环:课程共创、实验共建、产业共研,打造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实践模式。正如队员们所说:“英红镇的每片茶叶,都是生态与产业的纽带,我们希望成为这条纽带的加固者。”未来,学院将继续携手共绘乡村振兴的蓝图,让生命科学扎根乡土,为“百千万工程”添一抹亮色。

(通讯员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启迪突击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