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揭开智能灯光的神秘面纱——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之光”志愿服务队顺利开展“小小爱因斯坦”特色课程

发布时间:2025-07-24 09: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阙月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钱梓浩 李鑫峰 报道 陈宝晟 摄影)为激发孩子们对物理与人工智能的探索热情,7月23日,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之光”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在黄梅县古塔社区“爱心托管班”开启“物理+人工智能,我是小小爱因斯坦”特色实验课程。课程巧妙融合基础电路知识与人工智能编程技术,将传统电灯泡电路实验与基础编程技术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主讲老师黄奕橙以智能声控灯演示拉开序幕,声控触发灯泡明灭,瞬间点燃全场热情。通过互动问答,孩子们理解了电流、导体等基础概念。当大屏展示用图形化编程软件Scratch以及DevCpp控制虚拟电路时,“用电脑命令电灯”的新奇理念引发孩子们的阵阵惊叹。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分组动手连接真实电路,小灯泡在电池与导线间次第亮起,欢呼声此起彼伏。随后课程升级,黄奕橙老师引导学生在电脑上拖拽代码模块,编程控制连接Arduino开发板的LED灯。当输入“循环闪烁”指令后,灯泡规律明灭;修改参数即可调节亮度频率,让抽象理论化作指尖可触的魔法。

紧接着,黄老师进一步升级实验,借助光线传感器捕捉环境光强变化,再通过继电器作为电路开关的“智能管家”,实现了用手机远程调节小灯泡亮度的奇妙效果。“原来灯泡不仅能亮,还能听电脑的话!我终于明白家里智能灯的原理了!”吴亦凡同学恍然大悟,兴奋地向周围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李鑫峰被采访时说道:“本次电路物理实验课程以‘物理实验为体、智能技术为翼’,将复杂的人工智能知识融入趣味实践,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之光”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今后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开展更多科技启蒙活动,为社区儿童的成长之路点亮更多光彩。”(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阙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