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雷锋青年团——“西”“望”“方” 兴社会实践队
“三下乡” 第五站:农耕科普,童趣传承
为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传统农业智慧,2025 年 7 月 10 日上午,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联合方碑社区,依托 “西”“望”“方” 兴社会 “三下乡” 活动,开展了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第五站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解、手工创作与趣味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社区小朋友们在欢乐中学习农耕知识,感受劳动的意义。
活动伊始,主讲人苟智珍以动画短片《种子传说》为切入点,用生动的画面和奇幻的故事引发小朋友们对 “种子成长” 的兴趣,自然过渡到农耕主题。随后,她详细讲解了一颗麦穗从播种、发芽、抽穗到成熟的完整生长过程,结合图片展示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变化,让孩子们直观了解农作物生长的不易。讲解中还穿插了犁、锄头、镰刀等传统农具的介绍,通过讲述农具的用途和发展,让小朋友们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图 1 讲解农耕知识
知识讲解后,手工课堂热闹开启。小朋友们拿起水彩笔和超轻粘土,发挥想象力为草帽设计独特装饰 —— 有的画出金黄的麦穗,有的捏出可爱的小动物,有的用色彩勾勒出田野风光,一个个普通的草帽变成了充满农耕元素的 “专属艺术品”。动手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创造力,更在创作中加深了对农耕文化的理解。
图 2 手工课堂制作装饰草帽
活动尾声,“数字炸弹” 游戏将氛围推向高潮。小朋友们在紧张又欢乐的猜数字互动中,放松了心情,也在游戏间隙巩固了上午学到的农耕小知识。欢声笑语中,大家分享着手工成果,回味着农耕故事。
图 3 数字炸弹游戏现场
此次活动以农耕文化为核心,通过 “动画引入 — 知识讲解 — 手工实践 — 趣味游戏” 的环节设计,让小朋友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了农作物生长规律,感知了农耕文化的内涵。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亲手创作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进一步树立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意识。未来,“西”“望”“方” 兴社会实践队将继续开展多样活动,让传统优秀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图 4 活动合影
单位: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团队名称:西华大学雷锋青年团——“西”“望”“方” 兴社会实践队
文稿撰写:苟智珍
图片摄影:韩欣玥,刘翺宇,胡娜娜
团队成员:吴昊彤,谯媛媛,韩欣玥,牛欣玥,苟智珍,胡娜娜,刘翺宇,龚书涵,张蓝兮,杨若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谯媛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