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紧“钱袋子”!大学生下乡传授防诈骗“金钟罩”

发布时间:2025-07-26 00: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白嘉愉 张晓娜 崔建龙   阅读 8.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使者实践队在张德山、郑宏敏、高强三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2025年7月12日至7月26日前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大夫田村开展深入调研。该调研旨在了解当地村民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能力现状,普及防诈骗知识,提升村民识诈、防诈、反诈意识,为村民们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崔建龙 供图 图为实践队乡村调研组出发调研合照

活动期间,7月13日至15日,信息使者实践队防诈骗宣传组成员深入大夫田村,开展“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村民钱袋子”活动,旨在了解当地村民对常见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并针对高发诈骗类型进行防范知识普及。

崔建龙 供图 图为实践队前往收集村民对诈骗手段了解的相关数据

信息使者实践队防诈骗宣传行动深入基层,组员们将面对面深度访谈与结构化问卷调研紧密结合,穿梭于乡间小道与村民家中,耐心倾听村民心声,系统记录村民对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实际应对方式。根据村民填写的问卷及访谈结果统计分析,大夫田村的村民们所熟知的防诈骗知识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依靠邻里闲聊或电视新闻片段)、所掌握的内容相对零散(如仅知道“不要轻易转账”,但对具体诈骗手法分辨不清),缺乏系统性和深度性。在全面梳理问卷数据与访谈记录后,信息使者实践队精准定位了大夫田村村民在“冒充公检法”、“虚假中奖”、“保健品诈骗”等类型上的认知薄弱环节。

崔建龙 供图 图为实践队调研村民对诈骗手段的了解程度

信息使者实践队利用问卷调研成果助力乡村反诈精准宣传。团队对回收的数百份有效问卷进行严谨的数据编码与统计分析,识别出不同年龄、性别村民群体的高危受骗场景与知识缺口。在后续入户回访中,结合问卷中反映的村民具体困惑点(如“如何辨别真假警察电话、遇到中奖链接怎么办”),进行“一对一”、“户对户”的精准化案例讲解与防范要点提醒,确保宣传内容直击痛点、通俗易懂。

崔建龙 供图 图为实践队入户为村民讲解针对性防诈知识

此外,活动期间实践队还组织村里的小朋友们开展了防诈骗情景剧演绎。通过角色扮演还原了校园常见的诈骗场景,小朋友们不仅直观理解了诈骗的套路,更记住了“不轻信免费福利、不透露隐私、遇威胁及时求助”的防诈要点,不少孩子还主动向家长复述剧情,成为乡村反诈的“小小宣传员”。

崔建龙 供图 图为实践队组织小朋友们开展防诈骗情景剧演绎

乡村安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此次宣传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团队深入乡村基层开展扎实的田野问卷调查,精准诊断了当前乡村在防范诈骗方面的认知短板与信息需求,收获了极具价值的本地化数据,为未来设计更有效的乡村安全教育模式提供了核心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基于问卷发现的“精准滴灌”式宣传,将有限资源聚焦于村民最易受骗的环节,同时结合组织小朋友开展防诈骗情景剧演绎等情景互动形式,显著提升了村民和孩子的防诈意识与宣传的实效性。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使者实践队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反诈安全,积极传播防诈骗知识,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乡村环境贡献青年力量!

(通讯员:白嘉愉 张晓娜 崔建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崔建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