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伴童行,梦筑博罗 —— 数梦突击队支教组开展多元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25 23: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思源、姚懿恩   阅读 4.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广州商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数梦突击队支教组走进惠州市博罗县杨村镇井水龙村开展为期6天的三下乡支教活动。公益课堂以“趣味启智,全面成长”为核心,结合大学生活力与多元学科优势,开设科学、美术、音乐、班会、手工、太极、舞蹈、足球、课业辅导等多元课程,并精心策划趣味运动会与结营汇演,让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收获知识、快乐与成长,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多元课程:点亮兴趣之灯,助力全面发展

支教组结合队员专业特长与孩子们的成长需求,打造了涵盖文化知识、艺术素养、体育锻炼的课程体系,让课堂成为探索与创造的乐园。

▲图为老师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科学课上“趣”探索

队员们通过“特工‘密’信”“油与水之‘仇’”等趣味小实验,用直观的现象讲解抽象的科学原理。当孩子们看到字在空白纸张中中显现时,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喷碘伏就能出现字”。支教组用生活化的语言解答,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图为科学课上课现场。

美术与手工课“创”意无限

美术课上,同学们通过“基础小练习”“我字九宫格”等创意活动,用简单教程构建独特艺术天地。当九宫格拼出专属自己、颜料晕染成神秘森林时,大家满眼惊喜,争相分享配色巧思。美术老师以童趣化引导,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感受艺术魅力,点燃创作热情,五彩画作里满是童真与热爱。 手工课上,“漆扇染韵”“拼豆万象”“折纸生花”等活动趣味十足:素木扇上漆晾干后,朴拙扇面泛着温润光泽,古韵随漆层晕开,孩子们指尖抚过扇骨,眼中满是惊叹;拼豆桌前,彩豆在指尖与拼板间组合成小猫、星星、蛋糕等各式造型;纸张经折叠翻卷成纸花,贴在纸板上便成一片热闹“花田”。孩子们举着古韵漆扇好奇询问大漆染色的奥秘,支教组用通俗语言解答,让传统韵味与手工快乐在大家心中悄然蔓延。

▲图为手工课上课现场。

音乐与舞蹈课“动”感十足

老师以《仰望星空》为载体,让旋律当节拍器、歌词做指引灯,带动音乐互动。当孩子们唱到“我从此不再彷徨也不再腼腆”,眼里亮着对勇气的向往,纷纷问“歌声咋能让人心里热乎乎的”。老师用接地气的话讲解,激发孩子们对音乐感染力的探究欲;舞蹈课上,当一群身影随光影变幻跳出奇妙舞步,借肢体姿态“讲”出森林里的童话,同学们眼中闪着兴奋,接连追问“怎样让动作和故事融合”。舞蹈老师用形象化示范,带着孩子们借舞蹈抒发情感,唤醒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图为小朋友们在结营汇演上展示所学歌曲与舞蹈。

体育课“炼”出活力

支教课堂带孩子们初探太极拳的奥秘,学习了二十四式的前七式: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孩子们努力协调着略显生涩的动作,从最初的“手脚打架”到渐渐感受身体的舒展与平衡,感受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足球课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队员们把足球操编排成“追着风带球”、“和伙伴‘传球击掌’”的趣味组合,伴随本草纲目的音乐声用跳跃、回旋动作串联起乡野操场的欢乐。

▲图为体育课上课现场。

青春力量:用爱浇灌,收获成长

六天的支教中,队员们用耐心与热情对待每一个孩子:备课到深夜只为设计更有趣的课堂,课后主动询问孩子的感受,为害羞的小朋友鼓励打气。当地负责人评价道:“这些年轻人把心放在孩子身上,课程有意义,服务有温度,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的担当。” 支教组队员在日记中写道:“当孩子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明天见’时,我明白了‘付出’的意义。这段经历让我知道,被孩子们需要,是最幸福的事。” 此次三下乡活动虽已落幕,但知识与欢乐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发芽。广州商学院数梦启航突击队支教组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把温暖与力量传递到更多地方。

▲图为支教组成员与公益班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思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9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