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说好普通话,自信传文化

发布时间:2025-07-26 16: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蒙家康   阅读 4.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吴艺村 蒙梦诗 张曼婷 蒙家康 包念知)“回暖是什么意思?”“细孩是‘白痴之死’吗?”在一声声充满疑惑与欢笑的互动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推普”课堂在湖南邵阳绥宁黄桑明先学校小学拉开帷幕。恩恩老师以方言猜谜游戏开场,迅速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这堂以“说好普通话,自信传文化”为主题的课程,通过游戏、绕口令、情景剧场等多元形式,让黄桑的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 

一、  方言猜谜引爆课堂,共同语言连接你我
“如果外地朋友听不懂方言怎么办?”随着问题的抛出,学生们争相举手:“要说普通话!”课堂从生活场景切入,引导学生思考共同语言的重要性。屏幕上展示的“绥宁黄桑”照片与“普通话——方便沟通、连接你我他”的标语相呼应,孩子们纷纷点头。一位苗族学生分享道:“去年旅游时,我用普通话帮爸爸问路,特别有用!” 

二、绕口令挑战赛:舌尖上的“战斗”

“四是四,十是十……”绕口令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孩子们分成小组挑战《画凤凰》和《四和十》,教室里“凤凰”“柿子”的发音此起彼伏,不时因“四十四个石狮子”的连环发音引发善意的笑声。志愿者恩恩老师适时化身“发音医生”,通过“山vs三”“湖南vs福建”等对比练习,讲解平舌音与翘舌音的技巧。学生们模仿着舌尖抵住上齿背的动作,认真得像在完成一场“口腔体操”。

▲图为志愿者老师带领小朋友读绕口令

三、情景剧场:从“不敢说”到“抢着演”
 在“拼音大闯关”后,课堂转入实践环节。学生们三人一组,分别扮演小导游、小老板和求助者。“欢迎来到我们村的吊脚楼,它有三百多年历史啦!”扮演导游的小男孩用略带口音但流利的普通话介绍家乡景点;而“小老板”则举着虚拟的辣椒吆喝:“自家种的辣椒,不辣不要钱!”课后,害羞的小男孩告诉记者:“以前怕说不好,今天发现大家都会帮我纠正,我不怕了!”

四、诗歌放飞梦想,普通话传递心声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朗诵声伴着悠扬的背景音乐回荡在教室。当读到《我的风筝》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张开双臂,仿佛随风筝飞向蓝天。“我要和全世界的小朋友手拉手!”这句诗被学生们反复诵读,普通话在此刻成为连接远方的桥梁。课程尾声,恩恩老师布置的“用普通话记录趣事”任务引发期待,孩子们已开始商量要写“市集卖土豆”的故事。

夕阳西下,教室墙上的“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标语格外醒目。这堂推普课没有枯燥的语法,却用欢声笑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自信表达的种子。正如校长所言:“语言是文化的翅膀,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用普通话飞得更高、更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蒙家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