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艺信仰实践队探访阳江程村,揭秘生蚝背后的“山海情缘”

发布时间:2025-07-27 01: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关颖姿、万方、刘道敬、邓婷、林丹齐、林杨   阅读 5.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关颖姿、万方、刘道敬、邓婷、林丹齐、林杨)近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信仰实践队走进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深入红光村及周边海域,探访当地生蚝养殖产业,近距离记录蚝农的劳作日常,感受这份“靠海吃海”的坚守与智慧。

抵达程村镇后,实践队首先来到红光村党群服务中心,与谢书记进行深入交流。谢书记详细介绍了当地生蚝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规划,为实践队后续的调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

离开党群活动中心后,实践队跟随蚝农出海,亲身体验生蚝养殖作业。程村镇海域水质优良,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生蚝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蚝农们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进一步保障了生蚝的产量和品质。▲图为实践队跟随蚝农出海

在辽阔的海面上,队员们看到一艘艘满载生蚝的船只穿梭其间,蚝农们熟练地将串满蚝苗的绳索固定在浮筏上,一个个饱满的生蚝吸附在绳索上。在与蚝农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这使用的是当地颇具特色的吊绳养殖法;除此之外,当地还有浮排养殖法和棚架养殖法。这些结合当地海域特点的绿色养殖技术,既能充分利用海域空间,又能让生蚝更均匀地接触海水、摄取养分,为生蚝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图为当地的吊绳养殖法

在生蚝养殖区,队员们积极协助蚝农进行一些简单的劳作,并在此过程中构思拍摄《探秘蚝农作业:大海里的“种田人”》的宣传片内容,希望通过镜头记录下蚝农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和独特的养殖文化。队员现场采访了一位正在劳作的阿姨,她告诉队员:“海上作业一做就是十年,船头的浪水天天打湿衣裳,蚝排上的霜花结了又化。熬了多少个通宵,都数不清咯!”阿姨的话语中透露出蚝农们的不易与坚持。▲图为队员采访蚝农阿姨

出海归来,实践队又参观了当地的生蚝加工场。在这里,队员们看到了开蚝、清洗、分拣等一系列加工流程。新鲜的生蚝经过加工,变成了蚝油、蚝干等各种美味的蚝制品,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图为蚝农们分拣生蚝

实践接近尾声,队员们在海边交流感悟。关队翻着相机里照片不禁感慨:“从党群指导到蚝农劳作,每一个场景都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有队员指着记录的养殖数据说:“科学方法让养殖更高效,而蚝农的坚守让这份美味更有温度。”

​此次探访不仅让队员们了解了生蚝养殖的科学知识,更被蚝农们与大海共生的智慧打动。对于信仰实践队而言,这场深入田野与海洋的行走,既是一次将书本知识与真实产业对接的成长之旅,也是用青年视角记录劳动价值、传播乡土智慧的责任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镜头捕捉坚守,让程村生蚝背后的山海情缘被更多人看见,这份“观察-感悟-传播”的过程,正是青年群体扎根社会、服务基层的生动体现,让实践的意义在连接与共鸣中不断生长。▲图为鲜美的生蚝背后默默付出的劳动者

撰文 | 林丹齐 林杨 关颖姿

图片 | 黎博德 陈佳音 梅振杰

审核 | 万方 刘道敬 邓婷 关颖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关颖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