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共青团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的指导下,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支持下,广州市番禺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石壁街团工委、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绿美青禾”实践团、石壁四村,共同在番禺区石壁四村开展2025年番禺区“七彩假期 关爱金雁”暑期公益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石壁服务点),推动课堂向社区延伸、服务向少年儿童覆盖,让知识触手可及、成长零距离。
高铁安全小课堂:带你解锁平安出行秘籍
第一节高铁安全小课堂备受关注。志愿者老师们从高铁驾驶员的操作规范到乘客的乘车准则,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要点讲解。课堂上,不仅介绍了驾驶过程中的核心安全机制,还科普了乘车时禁止携带的物品以及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等实用知识。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深入了解高铁出行背后的安全保障,做到安全乘车、放心出行。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互动环节,“00后列车长速成班”正式开课,带领大家解锁高铁驾驶的黑科技,学习最潮的乘车安全姿势。参与者们还可以通过随手拍摄身边的安全隐患,化身“列车侦探”,为高铁安全出行贡献一份力量。
垃圾回家记:今天你“投”对了吗?
垃圾分类课堂聚焦“城市环保”主题,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环保知识盛宴。本次课程,实践团特别邀请石壁街城市管理和林业园林绿化办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确保课堂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课堂上,工作人员通过PPT课件,以清晰易懂的方式,系统地为学生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概念、意义及分类标准,并开展了现场互动问答。为了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准确分类垃圾,工作人员结合常见的生活物品图片,如纸箱、塑料瓶、旧书本、果皮菜叶、剩饭剩菜、电池、过期药品、一次性塑料餐盒、脏塑料袋等,逐一详细介绍各类垃圾的代表物品。尤其针对容易混淆的物品,进行了重点区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环保知识真正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粤语趣味课堂:“粤”讲“粤”有味
第三节粤语课堂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带领同学们走进粤语的世界。课堂从日常问候、数字、饮食等基础词汇入手,搭配简单对话和经典俚语,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粤语的独特韵味,快速掌握一些实用表达,拉近与粤语文化的距离。
课堂上,一句句生动的俚语、一段段贴近生活的对话,激发了同学们对新语言的浓厚兴趣。尽管教室里略显闷热,但粤语老师用轻快的语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孩子们跟着老师模仿“食饭”“多谢”等基础词汇的发音,并在情景剧中扮演“茶餐厅小客人”,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大胆开口,每一个发音、每一句对话,都是跨语言交流的勇敢尝试。这不仅是一堂语言课,更是一次文化之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粤语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结班仪式
在仪式上,番禺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络发展部副部长、新媒体工作室总监卢耀尊对本次公益课堂进行了总结发言,肯定了活动的成果,并对所有参与人员表示感谢。卢耀尊表示,本次公益课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志愿者老师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用心备课、认真授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后,优秀学员林彦希同学代表全体学员发表了感言,分享了她在本次公益课堂中的收获与感悟。
现场播放了精心制作的课程回顾视频,带领全体师生重温了这段充实而难忘的学习旅程。回顾视频以生动的画面和温暖的音乐,串联起公益课堂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从高铁安全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讲的身影,到垃圾分类课堂上热烈的讨论场景;从粤语课堂上孩子们模仿发音的可爱模样,到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中团队协作的欢乐时刻,视频中的每一个画面都记录了同学们在公益课堂中的成长与收获。
随着2025年番禺区“七彩假期 关爱金雁”暑期公益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石壁服务点)的圆满落幕,本次为期五天的公益课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参与的少年儿童带来了充实且有意义的学习体验。本次公益课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与成长的平台,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知识、安全、环保以及文化传承的种子。相信这些种子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图片 | 丘骐榕、毛婉月、吴广轩
文稿 | 房诗婷
排版 | 房诗婷
校对 | 卢耀尊
初审 | 杨静、周业忠
复审 | 何雪、吴碧君
终审 | 刘雨涛、邓欣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耀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