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汪与同、陈昱、王若楠)近日,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实践团走进保定市顺平县安阳乡中粮希望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支教活动。其中,以“科技启迪·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系列科普课程成为一大亮点。实践团成员们聚焦科技热点,通过生动讲解、沉浸体验与动手实践,为乡村儿童搭建起一座通往科技殿堂的桥梁。
智启未来:解码AI世界,绘就梦想蓝图
在 “AI技术科普”课堂上,志愿者陈张哲希从基础概念切入,为孩子们构建知识框架。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依次体验智能对话、知识问答、创意图像生成等功能,与AI智能体展开沉浸式互动,让抽象的人工智能更加可知可感。
紧随其后的“职业畅想课”将科技认知与理想教育相融合。在志愿者的启发下,孩子们畅谈未来,画下心仪的职业。这一过程向我们生动证明:技术不仅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同时也是托举梦想的臂膀。
薪火传承:方程演绎伟业,童心致敬丰碑
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在“两弹一星”主题课堂中得到诠释。志愿者以气球编织成的花环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伯努利方程。紧接着,志愿者深情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们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感人故事。课程尾声,孩子们纷纷提笔,在各自信笺上写下真挚的话语:“我也要做一颗‘星’,照亮祖国需要的地方!”一颗颗科学报国的种子,悄然在心田生根。
知行合一:巧手筑寰宇,电波连古今
科学认知的深化,离不开实践的淬炼。“科学技术小实验”课堂上,日月天体模型在孩子们手中逐步成型,星辰运行的规律在拼接组装间豁然开朗;轮船模型的搭建过程,则让抽象的浮力与航行原理变得真切可感。实践团成员更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精心设计了“从零开始的通信大冒险”课程。从古代的烽火传讯到现代的5G纵横,通信发展史在志愿者的生动讲述中徐徐展开。实践环节的摩斯密码体验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专注敲击,亲身感受信息穿越时空的力量。古老密码与现代通信技术相互交汇,勾勒出技术演进中的人文脉络。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实践团的志愿者们,以扎实的专业学识为根基,以赤诚的服务热情为薪柴,将前沿科技的火种精准传递至乡村课堂。闪耀的“芯火”不仅点亮了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明眸,更在乡村教育的土壤深处,悄然植入了创新思维的基因。
撰文 | 汪与同 陈昱 王若楠 图片 | 江霖 宋梓慧 胡旭璐 赵鑫 一审 | 王彦丹 二审 | 卢怡孟 三审 | 金子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与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