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医路下乡行
暖心关怀进万家
“健康中国,影像护航”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正以志愿之名,奔赴实践场,用行动诠释 “健康中国” 青年担当!
爱心装运,传递温暖
沿着蜿蜒村路,我们走进万家中,倾听岁月沉淀的故事,守护他们的健康与笑容。
实地交接,安排敲定
在凤院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团的成员们整齐列队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的红旗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下乡的队旗交相辉映,青春的面庞满是热忱,怀揣着为乡村送去温暖与关怀的初心,即将开启入户慰问之旅。
用心呵护,入户慰问
倾心慰问
踏入凤院村,实践团成员的脚步在一位低保爷爷的住处停下。爷爷无儿无女,独守着岁月的孤寂。时光在他脸上雕琢出深深皱纹,佝偻脊背如同一本写满生活艰辛的书卷。微薄低保金是生活全部依靠,日子过得紧巴巴。
幸运的是,社区工作人员似冬日暖阳,常上门嘘寒问暖、排忧解难;邻里也伸出援手,让冰冷的生活多了几分温度。实践团成员们陪爷爷唠家常,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用陪伴为老人驱散孤独,让这份来自社会的关怀,在小屋中静静流淌 。
轻语交流
走进奶奶家,九十多岁的奶奶稳稳坐着,见我们进门,布满皱纹的脸瞬间漾起笑意,操着略带沙哑的嗓音,接连问道:“内得饮牟饮茶” 虽年事已高,可这份生怕我们渴着的细心,藏在反复的询问里,暖得人心发烫。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们,戴着蓝帽、身着彩袖志愿服,快步上前扶住奶奶,笑着回 “奶奶别忙啦,我们不渴,就想陪您说说话” 。简陋屋子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照得满室都是温情 —— 是奶奶九十余载人生沉淀的热忱,也是青春志愿与暮年关怀碰撞的光芒。
细心关怀
跟随脚步,我们来到了一党员之家,推开门,一位老党员正静静躺在床榻。我们进屋时,床前的新闻联播,正播报着多地洪涝灾害的消息。
刹那间,“关心时事,心系家国”—— 老党员融入骨血的崇高素养,直直撞进我们心里。从家人讲述中,我们翻开老人的岁月长卷:1957年入党。1962年挑起凤院村书记的担子,一生功绩, 早已化作村民心底的熠熠星光 。
我们与老人的儿子,在家门前并肩站成一排,笑着比耶。屋内,党龄超50年的老爷爷虽无法起身,可这份跨越空间的温暖,这份年轻一辈对老党员的敬重与传承 ,都藏进了这张热热闹闹的照片, 成为时光带不走的珍贵印记 。
暖心倾听
走进小院,穿过回廊,一个孩子出现在眼前。在妈妈引领下,即便口齿不清,带着听力障碍的影响,他仍努力扬起笑脸,大声跟我们打招呼。这户人家共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有听力障碍问题,我们此次只见到这一个。
孩子眼里的勇敢与自信,像小太阳般照亮人心。令人欣喜的是,他学习出色,今年九月就要迈进初中。真心盼这些折翼却向阳的小天使,成长路阳光满途,健康快乐常相伴 。
温情关切
推开房门,75岁的老奶奶静静躺在床榻。她这几年刚经历手术,今年又因中风卧病在床。我们轻手轻脚将牛奶与营养品搁在床头,而后握住她略显干枯却温热的手。知晓她年轻时通晓粤语、普通话,还曾是老党员,便用家常话唠着,从旧时故事谈到当下变化。
老奶奶虽行动受限,意识却格外清楚,听着我们的话,眼角堆叠出深深褶皱,笑意从褶皱里漾开,像藏着岁月故事的小沟壑。安静的房间里,暖融融的关切肆意流淌,平凡日常在此刻晕染出温馨光晕。我们轻轻倚在老人身旁,相机快门“咔嗒” 响起,将笑容与白发同框定格 —— 那些岁月沉淀的故事,正顺着快门声,悄然在时光里生长 。
健康中国,影像护航

古村树影斑驳,石碑铭刻悠悠往事,化作实践路上独特的背景。我们在帮扶中感悟成长,于探索里沉淀力量,让青春既守护健康温度,又拥抱文化厚度,以脚步丈量乡村多维价值,书写独属于我们的实践答卷 。
撰文 | 严明 张凌翔
图片 | 包佳欣 吕晶晶 黄梓涵
一审 | 陈雅琪 陈玉余 陈佳欣
二审 | 陈园园 陈小平
三审 | 谢新莹 赵雯悦 甘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小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