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致远队开展植物拓印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27 16: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靳浩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22日电(通讯员 谭楚楚)佛山大学青衿致远队积极响应广东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的号召,于7月22日,在英德市英城街道综合文化站,给当地的小朋友们开展植物拓印环保实践课堂。团队以“守护绿美英德,争做环保小卫士”为主题,引导同学们用落叶代替纸张作画,让枯叶从废弃垃圾变成为艺术品,直观诠释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本次课堂被精心策划为4个环环相扣的部分,每个部分都承载着明确的教育意图与情感价值。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学生们讲解植物拓印手艺 通讯员 谭楚楚 摄

首先是“知识讲解”环节,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英德本地珍稀植物,如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桫椤等,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保护这些珍稀植物,并将这些美丽的生命留下印记,也为后续的拓印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灵感。同时,老师向学生们讲解古老的植物拓印手艺,并解释其“变废为宝”的环保意义。实践环节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将提前拾来的枯叶落花泡过明矾水后,在棉布上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在这个环节中,团队成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个人情感相融合,用枯叶落花定格下美丽生命。学生们纷纷发挥创意,将心中的美丽植物图案拓印在棉布之上。随着小锤轻轻敲打,叶脉纹理深浅不一的印在布上,许多学生表示,这些本来要被扫进垃圾桶的枯叶变成好看的画,好神奇。学生们脸上满是惊喜,眼神里闪烁着对“变废为宝”的好奇。与此同时,团队没有局限于单一的拓印手法,而是提供了水彩、蜡笔等多种工具,鼓励孩子们自由搭配色彩。“成果共赏”是交流展示环节,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师生一起分享创作心得与感悟。这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拓宽艺术视野。在这个环节,学生们亲眼见证枯叶从垃圾到艺术品的转变,"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学方式上,青衿致远团队追求多样和创新,通过实物观察、视频演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植物的形态与拓印的原理。同时,他们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用具,如颜料,水彩笔等绘画工具,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热情。

图为学生向台下的同学们展示分享自己的拓印作品 通讯员 谭楚楚 摄

此外,实践队特别增设了“心目中的绿美英德”巨型画布共创环节,团队成员与学生们共同创造,一笔一划描绘出独一无二的“绿美长卷”。学生们怀着对绿美英德的美好期许,手持画笔、颜料,将植物拓印的灵感延伸到画布上,画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还有手拉手的“环保小卫士”。创作尾声,原本素净的画布,成了英德生态的 “童趣缩影”,这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在艺术创作中展现自己,还在他们心里埋下了“变废为宝” 的环保种子,扎根生长,为守护绿美英德埋下无数充满希望的 “伏笔”。

 

 图为青衿致远队成员与学生们共同作画 通讯员 曹玉茹 摄

与此同时,为了深化学生们对环保知识的理解,青衿致远队还精心安排了环保知识问答活动。活动过程中随机抽取题目,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积极回答问题。问答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题目从书本上,渐渐贴近生活,每道题都像一把钥匙,打开孩子们对环保的思考。这场问答,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更让“守护绿美英德”从口号变成了孩子们能理解、能践行的具体行动,让环保再知识不再是生硬的条文,而是融入生活的指南。

      

图为同学们在认真回答环保知识问题 通讯员 张幸枝 摄

此次活动不仅为英德当地小朋友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拓印课,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守护绿美英德的种子。青衿致远队用创意与热情,让“守护绿美英德”从一句口号,变成了孩子们笔下的色彩、手中的作品,以及心中跃动的责任。这不仅是一次课堂的结束,更是无数个环保行动的开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靳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