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黄悦心)为深入挖掘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文旅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探寻当地文旅发展的成功经验,7月13日至14日,广州工商学院青萌仙塘突击队先后走进龙利村与东源县博物馆,实地调研仙塘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汲取地方发展智慧,为校地“双百行动”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 突击队成员与龙利村村民进行访谈(供图:潘彦怡)
江畔龙利潮生处,共富商圈正青春
龙利村紧邻东源县人民政府,坐拥“毗邻县城+临江”的区位优势。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龙利村紧抓机遇,深挖文化资源,立足村情民情实际,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丰富产品业态供给,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7月14日上午,青萌仙塘突击队在龙利村党群服务中心与龙利村“两委”委员黄镇进行访谈。交流中,队员们真切感受到龙利村的发展智慧,当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将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资产”。一方面引进文旅企业,在城郊精心打造贝拉小镇新地标,同步完善露营基地、特色民宿等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抓住“村晚”、正月初二“迎婿日”、二月初二“龙抬头节”等传统节庆,创新开展民俗活动,让乡土文化活起来,着力构建起东源县“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龙利商圈体系,实现村集体与村民收入的“双增长”,提升龙利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为 突击队成员与龙利村”两委“委员黄镇合影(供图:黄悦心)
江岸蝶变换新颜,热土共赴燃烟火
龙利村东岸的贝拉小镇如今已成为河源市新晋消费地标,游客在此既可以体验丰富多样的娱乐项目,品尝地道美食,也能在江畔晚风里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
位于贝拉小镇东北方向的“隐”营地主营围炉煮茶、烧烤、火锅等休闲项目,是贝拉小镇里最早落地、最具人气的店铺之一。“隐”营地的老板提到,比贝拉小镇早一年落地的“隐”营地见证了龙利村近郊从杂草荒地到商圈的华丽蝶变。他对镇里的惠民政策赞不绝口,不少村民借助政策“东风”和村里的特色文化活动引流,在贝拉小镇大展身手,使这片江畔热土日益繁荣。村民与政府同心协力,正推动这片临江区域的发展势头越来越有劲!
图为 突击队成员对贝拉小镇商户进行访谈(供图:黄悦心)
文化镌刻血脉交融,匠心传承古今故事
为坚定文化自信,青萌仙塘突击队走进东源县博物馆,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客家文化探寻之旅,在历史长河中触摸客家文脉的魂与韵。作为综合性博物馆,其设有历史文化、自然历史及新丰江水库移民历史三大主题展厅,是东源县乃至周边地区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首选之地。
队员们穿行于历史文化展厅里的文物之间,清晰了解了东源客家先祖的迁徙足迹及地域文明的演进脉络,真切体会到千年文脉沉淀下的厚重底蕴,那些流淌在时光里的故事扑面而来;透过场景再现,队员们仿佛穿越千年,来到古墟镇亲身感受先民筑楼拓江、商贾云集的奋斗与智慧,感受到了客家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客家文化在东源县博物馆“活”了起来。
图为 突击队成员参观东源博物馆(供图:钟文杰)
新丰江水库移民历史陈列馆设有故土家园、大坝丰碑、移民之路、大美万绿湖四大展区,通过图文、影像、实物等载体系统呈现水库建设与移民安置历程,重点展现移民群体“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兼具文明传播与文化传承功能。
图为 突击队成员合影(供图:钟文杰)
从贝拉小镇的市井烟火到博物馆里的千年回响,广州工商学院青萌仙塘突击队将继续深耕仙塘镇的文旅沃土,以青春的视角发掘更多藏于乡野的宝藏,让每一份探索都化为点亮地方发展的星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悦心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