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安门”同框,乡村里的敬老情与爱国心

发布时间:2025-07-27 14: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彦宏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雷雯珊 刘彦宏)7月6日下午,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青禾”志愿服务队的7名队员,带着一幅精心准备的巨幅天安门背景布,在村中院落架起相机,为鲜少走出乡村的老人们拍摄“天安门合影”。

团队和退休老人夫妇的合照,柳宇豪供图

第一位走到背景布前的,是一位精神抖擞的老兵爷爷。得知能“去天安门”拍照,老人格外激动,携老伴一同端坐,幸福洋溢。他不顾酷暑,特地跑回家换上笔挺的旧式军装,再次挺直脊梁站在“天安门”前时,皱纹里闪动着泪光:“当年打仗流血,就图后辈过上好日子!看看现在,村里日子比蜜甜!”拍摄结束,爷爷却似心愿未了。他快步返回家中,片刻后手捧一块擦拭得锃亮的勋章归来,郑重地展示给队员们。 “俺爷爷也有这样一枚勋章!”队员潘兰贞动情地说。当队员柳宇豪问爷爷“您去过这些地方吗?”,老人瞬间激情澎湃,以手比划出持枪的姿势,仿佛重回战场。队员段敦博、余俊兵不禁轻叹:“像极了小时候故事里的英雄…”

团队为老兵爷爷拍摄的单人照片,柳宇豪供图

临别之际,老兵爷爷轻抚着勋章,目光灼灼地望向年轻学子,话语掷地有声:“你们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要好好干事业!” 这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与殷切嘱托,如同那枚闪亮的勋章,深深烙印在队员们的心上。

带着这份温情,团队继续探访了曾任鄱阳湖管理局永修县分局副局长的退休干部家门。老人对青年学子的到来格外欣喜,热情地分享了过往经历。快门按下,定格下的不仅是影像,更是那份穿越岁月、毫无保留的亲切与真挚。临别时,老人依依不舍送团队到门口,频频挥手,那份如同自家爷爷般的真挚温情,温暖了队员们的心。

团队为退休干部和老伴拍摄的合照,柳宇豪供图

在村法治文化公园的拍摄点,镜头捕捉下更多淳朴动人的笑脸。一位银发奶奶端坐长椅,仔细抚平衣襟褶皱,面向“天安门”背景板时,脸上漾开腼腆而慈祥的笑容,岁月刻下的皱纹里盛着安然。不远处,另一位奶奶怀抱着小孙女,低头凝视的瞬间,满眼宠溺几乎要溢出,快门轻响,将这份隔代亲情的温暖留下印记。 队员万家玉看着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不禁赞叹:“爷爷奶奶们的笑容真甜!” 这句俏皮的夸赞仿佛点亮了现场,让镜头前的老人们笑得开怀,眼角眉梢都流淌着被看见、被赞美的暖意。

团队为银发奶奶拍摄在天安门前的照片,柳宇豪供图

最后是闻讯而来的村民大合影——老老少少自发聚拢在“天安门”背景前互相招呼,整理衣衫,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心满意足的笑脸粲然绽放,汇成乡土中国最温暖的画卷。看着这一幕,队员们连日奔波的辛劳化作了沉甸甸的价值感。

团队拍摄的天安门前的三世同堂,柳宇豪供图

一张合影,一面背景墙,看似简单的活动却是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青禾志愿服务队为村里准备的“特别礼物”,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家国对话。“用心服务,温暖老人心”队员刘彦宏、刘美佳道出实践准则。“这远不止是拍照,”队长刘彦宏整理照片时深有感触,“它是一次直抵心灵的实践课。用双脚丈量乡土,用镜头捕捉爷爷奶奶眼中因一张‘天安门’合影而绽放的纯粹光芒时,所有辛苦都值了。这份责任与感动,是书本里找不到的答案。”

照片拍摄于法治文化长廊,柳宇豪供图

据悉,“青禾”志愿队将持续扎根都昌,将这份始于“天安门同框”的温暖不断延伸,为美丽乡村绘就新景、为法治乡村筑牢根基、为富裕乡村注入动能、为和谐乡村凝聚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彦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