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携手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再落新点。
大学生实践团队与“出题”村庄结对
7月23日,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携手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石塘镇文化站举行“创未来·乡约韶关”大学生乡村实践创新营启动仪式,来自高校、镇街、乡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
项目以“乡村出题、青年答题”为主线,由仁化县当地乡村提出发展命题,自7月8日发布以来,吸引全国77支大学生团队积极“揭榜”,最终遴选出12支队伍赴当地驻村开展实地调研与创新解决方案设计。
花旗中国总裁、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张文杰表示:“花旗一直以推动社区发展与经济进步为使命,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支持青年发展。‘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通过平台联动、公益支持和市场机制,为乡村引入更具可持续性的创新解决路径。项目用青春智慧回应乡村命题,赋能青年提升创就业能力,同时为乡村带来新观念、新活力、新连接,助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青年驻村计划开营仪式
启动仪式上,主承办方负责人介绍了项目愿景,强调乡村振兴亟需青年智慧参与、实践经验沉淀。实践团队纷纷与乡村结对,分享自己的乡村见闻、思考和创新思路。此外,一场融合非遗、文创与青年创意的“青春市集”同步举行,10位青年主理人展示了乡村创意经济的多样想象。
作为该项目重要阶段之一,韶关创新营承接了此前在上海金山、佛山顺德、浙江建德、浙江开化等地的探索成果。自项目启动以来,各地已累计发布120个真实乡村命题,吸引520支团队、2,560名大学生参与,74套解决方案被采纳并使用,预计至2025年底将形成490个创新方案,其中86个落地实施,带动参与学生将超过3,000人。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副秘书长梁范栋表示,去年以来,青创基金会聚焦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这一工作主线,积极联动有关单位,举办“三下乡”社会实践“千万工程”专项活动、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青年驻村计划等公益项目,通过持续深化“青年驻村”、“揭榜挂帅”、“真题真做”的项目机制,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乡村基层社会实践解决乡村真问题,为乡村振兴挺膺担当。通过与花旗中国的合作,搭建了常态化引导青年入村驻村的公益平台,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青年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建设乡村。
顺德历史文化学者李健明带领实践团队成员在大良街道升平社区开展游学课程
受邀参与本次活动经验分享的“创未来·乡见顺德”大学生实践团队成员代表杨雨涵在分享中提到,“我们在实践中融入了‘参与式’的行动理念,这让我们实现了从‘学院派提案’到‘田野适应性方案”的逻辑迭代。我们不仅在做设计,我们跟村民一起共创,让村民从‘旁观者’的身份转变为‘共创者’,系统梳理并深度挖掘乡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遗存,在共享与共创中,构建彼此可见、可感、可持续的共同体纽带。
该项目后续将持续开展驻村实践、成果发布、创业市集、项目孵化等多形式活动,不断提高青年创新实践能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年参与式乡村振兴路径”,为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激发青年社会参与注入强大动能。
近百名青年来到建德进行集体调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