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者”支教队:用爱筑起高楼,绘就七彩童年

发布时间:2025-07-26 00: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龙雨恒 陆睿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龙雨恒)7月14日至7月22日,贵州大学拓荒者志愿服务队之“拾光者”支教宣讲队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双水街道沙龙社区开展了为期8日的暑期支教活动,沙龙社区的儿童是易地搬迁子女,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拾光者”支教队旨在用心守护社区儿童未得到充分关爱的童年和向他们传授知识与经验,推进中国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活动前期,“拾光者”支教队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筛选了优秀的支教队员的基础上,策划了丰富多样的兴趣课程,包括英语口语、舞蹈声乐、绘画手工、播音主持、书法学习和心理健康课程,对于开设课程类型的原因,社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敖春艳提到:“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身体协调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有些社区的孩子书写姿势和专注力都有些差,希望能够通过你们去帮助到他们。”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辅导作业

志愿者们并非专业的教师,所以每堂课都分配了一位主要教师和两位助教,竭尽所能地上好每一堂课。其中“拾光者”支教队的赵德诗雅老师的舞蹈形体课不仅将舞蹈的魅力带给孩子,还将民族文化穿插在教学中,介绍了五种民族舞,分别是傣族舞、维吾尔族舞、蒙古族舞、藏族舞和朝鲜族舞,赵德诗雅说到:“我们不止要教会孩子们跳舞,更希望通过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永不言弃的品质。看到孩子们从害羞怯场到自信绽放,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沙龙社区的孩子英语水平较差,志愿者杨可耐心地教导孩子们基础的单词和简单的情景对话,发掘孩子们在英语上的兴趣和天赋;教授手工课的老师何晶晶表示孩子们都很积极加入她的课堂,她十分乐意与孩子们共同完成精彩的作品。

图为赵德诗雅老师在教授舞蹈课

“我发现这里的小朋友都渴望被爱,他们希望有人来关心他们,我们的出现就是为了守护他们,我希望前仆后继的志愿者能为他们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童年。”志愿者王诗雨说道。在和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队员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真诚,他们会用“扭扭棒”给队员们制作各种小礼品,会从家里挑来自己最心爱的水晶用简单的针线串成手链送给队员们,还会在纸上写下最真挚的话语。本次活动不仅用知识架起了志愿者与社区儿童的桥梁,更将爱灌注进了孩子们的心灵。

图为社区儿童在志愿者号召下整理书籍

“拾光者”支教队制定了严谨的规则来约束队员,同时会召开每日例会总结当天工作,队长凌绍乐提出:“请各位志愿者坚守岗位,认真完成每日工作,加强团队协作,保证学生的安全,对学生、团队和自己负责。”暑期三下乡活动是对个人实践能力的锻炼,志愿者在帮助孩童的过程中,也要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要求。

支教活动最后,“拾光者”支教队以文艺汇演作为活动的结尾,共有五首歌曲和三支舞蹈,赵德诗雅老师提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她说:“在排练舞蹈《萱草花》的时候,时间很紧,孩子们觉得太难了,但是愿意尝试,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她们却学习得很快,可见有些事物并非看起来那么难,我也希望他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虽然支教活动的时间不长,但是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文艺汇演结束时,志愿者和社区的孩子们都红了眼眶,分别才是平常,但是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彼此都会越来越好。

图为文艺汇演大合照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领悟到了三下乡活动的真谛,缩小城乡认知差,将爱和温暖传递给少年儿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会带着本次活动的经验和感受,不断前进。

文字:龙雨恒

摄影:龙雨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陆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