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承善意,支教筑梦

发布时间:2025-07-24 09: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筱彤 刘晗   阅读 58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椽承善意,支教筑梦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马筱彤 刘晗)今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的支教课堂格外丰富。防校园欺凌课上,队员们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讨论,让孩子们懂得辨别欺凌、勇敢说“不”,学会用智慧和勇气守护自己与同伴;家风建设课上,一个个温暖的家庭小故事串联起“孝亲敬长”“诚实守信”的朴素道理,引导孩子们在良好家风的滋养中成长;而八大行星的科普课堂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对宇宙的好奇之门,从地球到遥远的冥王星,队员们用生动的图片和趣味问答,带孩子们“遨游”太阳系,种下探索科学的种子。三堂课虽主题各异,却都承载着队员们的用心——不仅传授知识,更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品格塑造与视野拓展,让支教的意义在每一堂课里悄然生长。

刘奶奶的家风建设课,像一场温暖的家常聊天,却藏着最动人的传承智慧。课堂上,她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搬来自己的“老故事”——小时候帮父母分担家务的琐碎,与邻里和睦相处的点滴,面对困难时家人互相扶持的温暖……一个个带着烟火气的生活片段,把“勤劳”“和睦”“担当”这些家风关键词,变成了孩子们能听懂、能触摸的画面。她还会拿出家里的老照片、祖辈留下的手札,轻声讲述背后的家风故事,告诉孩子们“好家风不是挂在墙上的字,是融进日子里的规矩和情义”。孩子们围坐一旁,听着听着,便懂了“孝亲敬长”不是口号,是帮奶奶捶背的小动作;“诚实守信”不是道理,是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的认真。刘奶奶用岁月沉淀的人生智慧,把家风的种子悄悄播进孩子们心里,让他们知道,好的家风会像阳光雨露,滋养着一个人慢慢长成有温度、有担当的模样。

 防校园欺凌课上,椽承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用生动的方式为孩子们筑起一道“防护墙”。他们没有单纯罗列条文,而是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常见的欺凌场景——有人被起侮辱性绰号时的委屈,被故意排挤时的孤单,被强行索要物品时的无助……孩子们在代入式体验中,直观感受到欺凌带来的伤害。

   随后的互动讨论里,队员们引导大家思考“如果遇到欺凌该怎么办”,从“及时告诉老师家长”到“不参与起哄”,再到“向被欺凌的同学伸出援手”,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办法在交流中清晰起来。课堂最后,孩子们一起宣读“反欺凌承诺”,稚嫩却坚定的声音里,藏着对友善的向往,也种下了“不做施暴者、不当旁观者、保护受害者”的意识。这堂课不仅教会孩子们辨别欺凌、保护自己,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尊重与包容的种子,让校园里的每一份善意都能被看见、被传递。

八大行星课上,椽承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化身“宇宙导游”,带着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太阳系之旅。课堂上,队员们用色彩鲜明的图片和动态演示,将遥远的行星拉到孩子们眼前:木星的大红斑像个旋转的“风暴巨人”,土星的光环如同镶满宝石的腰带,蓝色的 Neptune(海王星)藏着太阳系最猛烈的风暴……一个个趣味知识点被拆解成生动的比喻,比如把地球比作“宇宙中的蓝色弹珠”,把水星形容成“离太阳最近的小火球”。

   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争相举手提问:“冥王星为什么不算行星呀?”“火星上真的有外星人吗?”队员们耐心解答,还通过“行星知识小竞赛”让课堂气氛更加热烈。这堂充满想象力的课,不仅让孩子们记住了八大行星的名字和特点,更在他们心里点燃了探索宇宙的火苗,让他们知道,头顶的星空之外,还有无限广阔的世界等着去发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的支教课堂,既有刘奶奶家风课里的温暖传承,用生活故事播撒品德的种子;也有防校园欺凌课上的生动引导,教会孩子守护自己与他人;更有八大行星课带来的宇宙畅想,点燃探索未知的好奇。三堂课从品格、安全、视野多维度发力,让支教的意义在知识传递与心灵滋养中悄然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鸣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