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队乒乓双打:罗沙村孩子的默契

发布时间:2025-07-24 00: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壬 涂安强 王焕婷 李嘉欣 廖文雅 王转珠 梁静雯   阅读 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涂安强、谢壬)

罗沙村敬源祠堂,2025年7月12日—— 当第四缕晨光穿透祠堂木窗,球台上跃动的已不仅是乒乓球的脆响,更有此起彼伏的战术呼号。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燎原队”驻村教学进入攻坚阶段,课程聚焦双打战术启蒙。孩子们两两结对分立球台两侧,专注的目光在球网间织成无形的连线——这张承载了四日汗水与欢笑的球台,此刻正升格为培育默契与智慧的微型战场。

战术课堂:从单兵到同盟的思维跃迁 

“双打不是两个人的球拍相加,是四只眼睛共看一个球!”队员将战术板架在球台旁,用彩色磁贴演示攻防转换: 

- “区域联防”:将球台划分为“田字格”,红蓝磁贴标记队员责任区,“就像守护自家小菜园!” 

- “轮转信号”:击掌为号,左移右补,“像齿轮咬合才能转得快!” 

- “发球暗语”:掌心画圈代表旋球,竖拇指意味快攻,引得孩子咯咯直笑

▲图为双打训练过程

起初的配合漏洞百出:9岁的小宇(化名)猛冲救球,险些与搭档撞个满怀;内向的小玲犹豫着不敢补位,让空当区连失三球。队员立即叫停,亲身示范交叉步法:“想象你们是连体小企鹅,要同进退!”当两个孩子第一次默契地左右平移封堵来球,围观伙伴爆发出惊叹:“他们变成一个人了!”

▲图为双打训练过程

暮色浸染祠堂,球台边仍激战正酣。四组双打同时开战,呼号声、击掌声、欢笑声在梁柱间碰撞回响,惊得归巢燕子绕梁三匝。

燎原队的教学已触及乒乓精髓。明日将举行结业趣味赛,让战术智慧在实战中绽放光华。而今日这些尚显生涩却充满谋略的攻防回合,恰似罗沙村夏夜渐起的蛙鸣——初试新声,却已蕴藏改变田野的力量。

第四天,球台化作微型社会实验室。当小宇用战术手势指挥队友时,挺直的脊梁让人感叹——这些曾被贴上‘内向’标签的孩子,在协作中寻得了自己的声音。乒乓球的弧线不仅连接球台两端,更牵引着无数被忽视的潜能破土而出

撰文 | 谢壬

一审 | 龚颖青

二审 | 樊菲

三审 | 谭静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