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前往沂源南麻街道刘家沟村,针对村内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交流建设等方面进行有关实践调研。旨在深入挖掘文化交流背景下,结合生态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探索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新模式。
图为硅小蒜科技助农团与村干部们在刘家沟村的合照
在村书记的介绍下,助农团成员得知,村里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推行“5+N”模式,以发展大棚花菇养殖为起点,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建设百米文化长廊和凉都艺苑戏楼,还将村民房屋外墙进行涂鸦装饰,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经过“五化”的改造提升,将村里落后的面貌变成了如今美丽建设的国家级文明示范村。
图为硅小蒜科技助农团成员访问党群服务中心
助农团成员跟随书记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广场门口的对联展示出村里文化活动的丰富,这也让成员们深信,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村里生活的幸福指数得以提高,邻里生活和睦,村民凝聚力增强。
图为刘家沟村文化广场对联
村支部书记向成员们介绍了村里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场地——凉都艺苑戏楼。村里通过成立凉都艺苑文艺团队和文化志愿队伍,向游客展示本土特色的文艺演出,带动乡村发展。且据村书记的补充,成员们还了解到,刘家沟村现在是山东理工大学留学生传统文化示范点,建立了留学生文化交流基地,每年的中秋团圆宴,理工大的留学生就会到村里来研学交流,村里会在广场上开展活动——学写毛笔字、绘画、做月饼等等,留学生们还会和村民一起在广场上吃大锅饭、看演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体验民俗生活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图为村支部书记向硅小蒜科技助农团介绍凉都艺苑。
随着调研的深入,成员们发现村里保留了很多老式建筑,与村干部们交流中得知,尽管村里在向前发展,但仍注重保护村庄的传统风貌格局,尤其是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村里还建设了“乡愁馆”,打造山神文化节,就是为了让村民们记住山村过去的艰辛,感悟当前幸福的不易,要将优秀的本土文化传承下去。
图为村里保留的老式拱形门
通过本次的实践调研活动,助农团深入了解绿色生态与文旅融合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未来,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将结合所学,发挥特长,扎根于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交流传承之中探寻新途径,深入乡村振兴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丛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