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罗洁)在衡东县草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教室里,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暖阳助航"团队的队员们正蹲下身来,与孩子们平视交流。他们手中握着彩绘的风筝,身旁摆放着自制的手摇发电机,墙上贴满防溺水手抄报——这间小小的教室,此刻正上演着科技启蒙与安全守护的青春故事。为期七天的"平安护航度暑假 呵护幼苗乐无忧"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与乡村儿童共同书写了一段关于成长与守护的温暖篇章。
初心起航:当青春遇见童真
7月14日的清晨,团队成员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具走进草市镇。在简朴而热烈的见面会上,孩子们羞涩的笑容瞬间融化了队员们的紧张。"我叫小宇,最喜欢科学实验!"一个男孩的自我介绍,让队员们看到了乡村儿童眼中对知识的渴望。当日下午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上,团队成员用矿泉水瓶模拟溺水场景,让孩子们亲手体验"水中窒息感",这种沉浸式教学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双线守护:科技翅膀与安全屏障
团队充分发挥电子专业特色,将安全教育与科学启蒙巧妙融合。在"手摇发电机"课堂上,队员们拆解设备讲解原理,孩子们转动把手点亮灯泡时发出的惊呼,是对知识最好的回应;"遥控四驱车"竞技赛中,队员们趁机植入交通安全知识:"小车要遵守'交通规则',就像我们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这种"玩中学"的模式,让安全知识变得生动可感。安全教育的专业深度同样令人动容。防性侵课堂采用"身体红绿灯"情景剧,用玩偶演示隐私部位保护;防校园霸凌环节,队员们引导孩子们用彩笔画出"友谊树",每片叶子都写着友善的承诺。司法所工作人员感叹:"大学生们把晦涩的法律条文,变成了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
红色传承:在故事里播撒信仰
"老师,王二小真的和我一样大吗?"在红色英雄故事会上,一个孩子的提问让全场静默。队员们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英雄事迹,当立体影像中的小英雄昂首走向敌人时,许多孩子红了眼眶。学唱红色歌曲时,电子专业的队员甚至编写了编程灯效,孩子们挥动的荧光棒随着旋律变换色彩,整个教室宛如星河。在历史乐趣课堂上,团队别出心裁地设计"电子时光机"——通过VR设备带孩子们"穿越"到古代。触摸屏上的青铜器可以360°旋转观察,这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原来历史这么好玩!"孩子们争相体验的声音,是对课程最好的评价。
暖心收官:不是告别而是开始
7月20日的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展示着自己制作的风筝、折纸和科学小发明。当人体结构科普课的"电子骨骼模型"亮起时,整个教室充满惊叹。镇政府工作人员发现,有个内向的女孩如今能自信地讲解防溺水要点;派出所民警注意到,孩子们过马路时开始自觉寻找斑马线——这些细微改变,正是实践最珍贵的成果。
长效共建,校地合作谱新篇
团队返程前,团队向当地政府提交了《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创新模式调研报告》,就课程体系优化、教育资源整合等提出专业建议。同时建立的"线上答疑平台",持续为当地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和安全咨询。草市镇党委副书记表示:"'暖阳助航'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这种校地合作模式值得深化推广。"此次实践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420小时,直接受益儿童200余人次。团队指导教师表示,将继续完善"专业+公益"的实践模式,推动更多电子科技成果转化为基层服务资源,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暖阳助航"团队用实践证明:守护成长不需要宏大叙事,它可以是一个蹲下来平视孩子的姿势,是一盏用手摇发电点亮的灯泡,是教孩子们画下的第一道安全"警戒线"。正如带队教师所说:"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颗颗种子——关于安全的种子、科学的种子,还有爱的种子。"这些种子,正在草市镇的夏日里,悄然发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