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防灾——聚焦泥石流灾害,守护博孜墩山区安全

发布时间:2025-07-23 12: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佳丽   阅读 6.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8日至23日,塔里木大学“三下乡”博孜墩山区泥石流地质灾害调研队深入新疆博孜墩山区,开展为期16天的泥石流地质灾害专项调研。此次实践活动以摸清山区泥石流灾害隐患分布、分析成灾机理为核心,旨在为当地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实践传播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筑牢山区安全防线。

博孜墩山区地形复杂,夏季强降雨频发,泥石流隐患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次三下乡实践,对学子而言是将课堂上学到的地质学、灾害防治等理论知识,转化为野外勘察、数据采集、风险评估等实践能力的考验 ,让书本上的“泥石流形成条件”“预警指标”在真实的山区环境中变得可触可感;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行走的科普”,队员们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案例传播防灾知识,让“主动避险”的意识取代“被动应对”的侥幸,从根本上提升山区群众的安全防线。

调研之余,团队化身“防灾减灾宣传员”,面向山区群众开展知识普及。在地质灾害风险区,队员们结合现场环境,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泥石流预警信号、逃生路径,演示应急避险技巧;为山区学生开设“防灾小课堂”,讲述泥石流灾害和如何应对等方式。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一系列宣传行动,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守护群众安全的“防护网”,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意识与应对能力。队员们用村民熟悉的方言解读专业术语,用山区常见的场景演示避险方法,让“泥石流来了往哪跑”“暴雨天要警惕哪些信号”这些关键知识,从宣传册上的文字变成群众记在心里的“保命指南”,彻底改变了过去“遇灾靠侥幸、避险凭直觉”的被动状态,为山区筑起了一道由“安全意识”构成的无形防线。

此次实践,既是塔里木大学学子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 “练兵场”,更以针对性调研为山区防灾减灾注入青春动能。团队后续将整理调研成果,形成包含风险评估、防治建议的报告,助力博孜墩山区完善地质灾害防御体系,让青春担当在守护一方平安中闪光,也为高校服务乡村安全发展提供 “塔大样本”,呼吁更多青年关注地质灾害防治,投身基层安全建设。

撰文 |朱熙玥 刘佳丽

图片 | 叶家汐 任翔翔 毛军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佳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