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苏琦、余玉敏、余鸿彬、李淳、程子凡)为探索溪山镇农业产业升级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7月18日,溪山镇副镇长骆丽清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欧阳佳、开味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王洛阳,齐聚开味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河源灯塔盆地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家洲教授、广东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位代表,进行一场深度洽谈。此次洽谈聚焦于引入土豆种植项目,旨在通过科技引领与产业协同,为溪山镇的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开拓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路。
图为各代表交谈(关锐斌 供图)
洽谈伊始,“怦然兴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带队教师欧阳佳率先分享了其近期的实地调研成果。为确保试验的科学性与经济性,农业专家李家洲教授与团队共同商议并确立了三种差异化的试行方案,为项目的顺利启动奠定坚实基础,也展现了产、学、研、政四方协同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与效率。
图为各代表商议事宜(王冰煌 供图)
一行人随即前往东水村村委会,与其村支书就项目推广进行了深入交流。据村支书介绍,村民长期以种植玉米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经济效益日益低下。相比之下,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优势极为显著,将使农民的亩均收益实现增长。在农业技术层面,马铃薯的引入同样具备科学性,可实现“一地两用、一季双收”,显著提升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和全年产出。东水村的土豆种植推广既可以提升土地综合效益,还带动当地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图为各代表讨论(曾雅琦 供图)
图为各代表与东水村村支书商讨(关锐斌 供图)
在溪山镇的沃野上,一幅以科技创新为笔触的现代农业蓝图正徐徐展开。作为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欧阳佳老师常驻溪山,引进土豆种植产业,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展现了属于高校代表的力量与担当。试种成功后,其经验将向东水村及溪山镇全域推广,实现小农户与现代产业的有机衔接。这幅兴农蓝图的背后,是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高校协同的创新架构,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了田间生产力,让科技红利真正沉淀在乡土之间。
图为各代表合影留念(王冰煌 供图)
这颗小小的土豆,已成为科技强农、产业兴村的鲜活载体,承载着一个村庄、一个乡镇的产业富民之梦。在“政校企”各方的携手努力下,小土豆的无限可能性,正托起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在广袤的田野上蓬勃生长,生生不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玉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