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爱心,更是突破自我
当听到“银鸽“社团的朋友提起支教活动时,我的眼睛瞬间亮了,急切地追问如何参加、何时招募、是否面向全校、非社员能否报名……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
脑海中,六七年前的画面清晰浮现:暑假的一天,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年轻哥哥姐姐,步履轻快,笑语盈盈地走进我家小小的院坝。他们和我的家人亲切交谈,热忱的目光不时落在我身上。第二天,我便重返校园。那天的学校与往日不同,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住进了学校,成了我们临时的引路人。接下来的两周,他们带领着我和其他孩子,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我惊叹于老师们的“神通广大”,仿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我沉醉于他们描绘的广阔天地,世界竟是如此多姿多彩,变幻无穷。年复一年,我剩下的每一个暑假都在热切期盼中准时赴约。这份持续的滋养,让我心中那颗向往世界的小种子,悄然破土,茁壮成长。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一个念头在我心底坚定地扎下了根:我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时隔六年,我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第一关是严苛的面试——仅仅十几个名额,却有上百人竞争,成功率不足百分之十。我能行吗?心中忐忑,却已顾不了那么多,唯有倾注全部真诚。幸运的是,我的真心被看见,队长向我敞开了大门。闯过这关,我以为前路会平坦些。或许,这就是爱的传递:即使时光流转,即使迈出第一步如此艰难,即使前路未知,我也要带着当年老师们给予的爱与勇气,义无反顾地去见我的孩子们,去拥抱他们的笑容与童真,牵起他们的手,传递更加炽热的爱!
然而,不出所料,挑战接踵而至。初抵支教点,身体便拉响了警报。身体本就不强健的我,因饮食和环境的不适,头一天便腹泻、恶心、头晕无力、彻夜难眠。更让我忧心的是,其他队员似乎安然无恙,唯有我打不起精神,只能强撑着工作。我天真地以为能慢慢适应,恢复体力,现实却是一天比一天更糟。当围着操场慢跑一圈就冷汗涔涔、呼吸困难时,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体素质之差。最严重的那天,我躺在床上,担心自己会撑不下去,被迫中途离开,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第二天,我向两位队长坦言:“我必须去买药,我要留在这里!”他们立刻带我去当地卫生室……那一刻,我暗下决心:支教结束后,一定要好好调养身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体的警报尚未完全解除,心灵的堡垒又遭重击。我向来认为自己还算自信——成绩不好就拼命学习,相貌平平就钻研打扮,羞于内向就学着主动攀谈,不足的方面总在努力弥补。然而这几天,我猛然惊醒:我学会的只是与人交谈的“术”,却未能真正习得那份由内而外、侃侃而谈时的真心与坦诚;我缺乏的是那份相信自己能赢得真诚友谊的底气。别人眼中我的“冰山”姿态,拒人千里,其实源于内心深处的自卑与下意识的回避。长年累月的伪装,竟连自己都骗过了……这突如其来的领悟让我手足无措。现实不能不承认,但是我该怎么办呢?我如同深陷泥潭,动弹不得。连续几天的沉默寡言,沉郁与自我怀疑反复折磨着我。直到,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我重新找到了光:是队友老师们的关心与理解,是孩子们的热情与活泼。当我信心不足时,是老师们的鼓励让我学着融入这个充满爱的集体;当孩子们簇拥着我,那毫不掩饰的喜爱从他们明亮的眼睛和热切的行动中流淌出来时,那一刻,身心的疲惫奇迹般消散——胃里不再是翻江倒海,而是温润轻盈;心底不再是沉闷纠结,而是豁然开朗,轻快飞扬。
我深深感激他们带给我的快乐与幸福,感激支教赋予我的机遇与挑战。
距离支教结束只剩十天了,珍惜当下!我必将收获更多突破,播撒更多爱心!
撰稿人:贵州大学”银鸽“志愿者服务团2025蒲公英·麻江支教队队员邓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贤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