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叩巷询鱼灯,长者漫言述传承

发布时间:2025-07-21 20: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青承鱼灯突击队 黄清 方泽华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青承鱼灯突击队黄清、方泽华)一场关于传承的故事,在顺德大良街头与升平社区悄然铺展。广东科技学院青承鱼灯突击队开启特别行动:先奔赴街头,向年轻人细细探寻对鱼灯的认知;再走进社区,于长者处静静聆听鱼灯往事。双向互动间,传统如灵动游鱼,“游”近青年;年轻一代以热忱相迎,文化传承的星火,便在交流中悠悠燃起。


街头问“鱼”

7月2日,大良华盖路步行街人流熙攘。广东科技学院青承鱼灯突击队开启了一场关于鱼灯文化的探寻之旅:他们手持鱼灯,穿梭在街头巷尾,与年轻人对话,试图从青春视角捕捉鱼灯文化的传承脉络。对话中,异乡游客视其为岭南新奇风景,本地年轻人懂热闹却不明“年年有余”寓意。他们盼传承的心声,让鱼灯承载起文化延续期待;而年轻人对鱼灯文化认知模糊的落差,也指引队员走进社区,听长者述往昔,拼合文化拼图,让鱼灯化作传承的火炬。

▲图为青承鱼灯突击队队员街头对话

▲图为青承鱼灯突击队队员街头对话


社区听“忆”

7月7日,广东科技学院青承鱼灯突击队走进大良升平社区,开展“听长者讲述鱼灯故事——让传统‘游’近青年”主题活动。

▲图为活动现场

▲图为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队员与社区长者围坐交流。团队首先介绍了传承鱼灯文化的初衷与愿景,随后邀请两位长者分享珍贵记忆:一位轻抚鱼灯模型,动情追忆儿时中秋竹篾鱼灯摇曳生姿的温馨场景,感慨如今年轻人难识老手艺门道;另一位则从“鱼”“余”谐音娓娓道来,表达对文化传承的殷切期盼。

▲图为长者分享鱼灯故事

▲图为长者分享鱼灯故事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队员们为长者分发空白团扇,邀请他们以鱼灯为灵感创作。长者们一边描摹,一边如数家珍地讲解鱼灯的制作技艺与文化内涵,从竹篾选材到造型寓意,队员们专注聆听、不时请教,共同翻开这部鲜活的非遗文化图鉴,让传统技艺在代际交流中焕发新生。

▲图为互动环节

▲图为互动环节


薪火相传

街头采新识、社区听余韵,代际对话照见文化共鸣。青年应当成为非遗的传承者、记录者与传播者。让青年以行动为舟楫,穿梭在非遗传承的河流里:记录老手艺的坚守,传播传统文化的光芒,让藏在身边的文化火种,在新时代迸发更炽热的光彩。

▲图为青承鱼灯突击队与长者们合影留恋   守护文化温度,不止是守护鱼灯,更是守护所有非遗文化的根脉,让传统真正 “游” 近每一代人的生活,让非遗传承的江河,永远奔腾向前,润泽时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