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风破浪 百家振兴——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7月19日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2 00: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立宏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7月19日,成都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程’风破浪 百家振兴” 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赴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开展实践活动。团队聚焦百家池村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深入调研电商宣传瓶颈,助力村庄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

图为“程”风小队抵达青神记录照片



团队来到百家池村村民委员会与党委书记刘如祥进行深入访谈,全面了解当地柑橘产业的发展历程、村庄管理模式及乡村振兴实践成果。

产业发展谱新篇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刘书记详细介绍了百家池村的发展历程。从2014年人均收入仅7600元的贫困村,到如今人均收入突破3.3万元的示范村,这一蜕变让团队成员深受震撼。刘书记指出:“我们通过‘合作社+土地入股’的创新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农业“从无到有”的转型升级。目前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量约7000余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图为前往百家池村的途中所见产业发展

管理模式显智慧

刘书记重点讲解了独具特色的“451分红模式”:农户占40%,合作社占50%,村集体占10%。这种分配机制既保障了农民利益,又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团队成员了解到,合作社成立了7个专业部门,涵盖生产管理、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等职能,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特别是无人机灌溉施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图为百家池村详细地图及未来建设规划

数字农业引方向

谈到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时,刘书记如数家珍,如全村推广的无人机精准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虽然电商销售尚在探索阶段,但抖音直播、微商等新渠道的尝试,已经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路径。

图为数字无人机灌溉画面

人才培养促振兴

刘书记动情地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村里制定了返乡创业补贴政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这些举措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回乡创业,他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生力军。

图为书记讲解乡村发展历程画面

生态建设护家园

绿色发展理念在百家池村深入人心。积分奖惩机制等先进村庄治理模式的创新应用,有机肥使用等生态种植方式的广泛推广,不仅改善了村庄环境,更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图为百家池村稻田图片

交流研讨启新思

在交流环节,团队成员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就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及人文关怀等话题与刘书记展开讨论,随后同学们初步构思出实践方案,包括开发宣传小程序、开展老人儿童微课堂等。刘书记对大学生们的热情和创意给予高度评价。

图为与刘书记会谈后探讨与思考启发

这次深入访谈让团队成员受益匪浅,团队成员特别关注到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广阔前景。下一步,团队成员将结合专业知识,致力于用青春智慧助力百家池村振兴发展。刘书记的殷切嘱托犹在耳畔:"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参与,期待你们带来新变化。"这份期待,必将化作实践团队前行的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立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