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牛元旦、赵佳乐)晨光初露,凤安镇下石村的青石板路上已响起轻快的脚步声。7月15日,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学院25名师生踏着露水,开启"三下乡"实践活动第二天的征程。这支由以艺术赋能、政策惠民为核心理念的青年队伍,正以实际行动在粤北大地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上午九时,在凤安镇团委书记陈楠带领下,团队首站深入下石村调研。这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古村落,青砖黛瓦间沉淀着600余年历史记忆。村中闻名的金狮文化始于清光绪年间,由当地武进士陈世涛创立,将武术融入狮舞,风格刚劲有力。
非遗传承人陈师傅介绍,下石金狮以“宗族为脉、师徒相授”传承,接旗仪式上老艺人将黄色队旗交予新徒,旗面“金狮队”三字浸满岁月痕迹,传递“守土有责、代代接力”的精神。如今,这项民俗成了村民凝聚人心的纽带,百年文脉活力依旧。而凤安镇中心形似凤凰的地理特征,也与下石金狮文化共同构成了“凤舞狮跃”的地域文化图腾,让调研师生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文化厚重。
午后烈日当空,下石村白墙黛瓦间跃动着广酒学院青春身影。绘画组成员将调研所得转化为视觉方案:8名队员围坐绘制1:20比例草图,金狮图腾融入客家围屋纹样的细节反复打磨,凤凰造型经电脑建模调整37处弧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唐老师示范定位法,“先用粉笔打九宫格,狮眼坐标误差不能超过3厘米”。35℃高温下,师生们用4小时完成3幅定稿图和墙面基础打形,轮廓线透过汗水晕染的粉笔灰愈发清晰,吸引村民驻足讨论图腾细节。
与此同时,宣讲组正开展"政策到家"行动,以“一对一”方式入户宣传,用图文手册讲解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从学前到研究生阶段,详细说明申报条件、申请时间与线上操作步骤,还现场演示“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APP使用。针对还款问题,解读期限、利率,警示失信后果。互动答疑环节,宣讲员耐心解答“家庭收入认定”“续贷流程”等疑问,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暮色渐浓时,师生们在横排村召开总结会。带队教师展示当天成果:完成文化符号采集27处,绘制文化图谱3幅;入户宣讲覆盖67户共215人次,发放调查问卷195份,回收问卷114份,收集帮扶需求9条。月光洒在初具雏形的墙绘上,金狮眼眸处的荧光涂料隐隐生辉,仿佛诉说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当天的实践日志里,视觉传达专业牛同学这样写道:"我们不是简单的文化搬运工,而是要做乡土基因的解码人。"这支青年队伍用专业赋能乡村振兴,在丈量土地的过程中,既让沉睡的文化符号重焕生机,又将惠民政策化作甘霖。他们的足迹,正为凤安镇"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在粤北大地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供稿 甘小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柳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