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彭如意 、覃杨程、摄影:曹凯祥)芙蓉学子,乡村振兴为响应国家“美育下乡”的号召,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心声”志愿者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音乐公益支教活动。邵阳学院“心声”志愿者服务团组织指导的“心声长者合唱团”(留守老人组成)与“心声童声合唱团”(留守儿童组成)同台献唱。长者合唱团深情演绎《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些跨越时空与地域的动人旋律,生动诠释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深刻内涵,成为当地构建“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的鲜活缩影,也展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城乡资源共享的美育新探索。
图为志愿者走进乡村老人家中进行采访调研
初心所在:在政策引领指明道路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构建“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将完善养老服务和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纳入其中。在文化层面,强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乡村治理,老人和儿童作为文化传承的关键群体,其有机结合成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据民政部数据,全国已建成 8.3 万所老年互助设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 900 万,国家明确要求切实照顾好“一老一小”。而以合唱艺术为纽带,让老人与儿童实现情感共鸣、精神联结,正是音乐专业力量对这一要求的生动践行。
邵阳县塘坪村,作为湘南丘陵地带的典型村落,以油茶、桃子、中医药药材种植为主要产业,因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与老人占比偏高。这个村落的现实需求与发展潜力高度契合国家战略导向。为积极响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号召,深入落实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心声志愿服务队依托合唱专业优势,精心策划并组织了此次合唱支教活动。通过系统的合唱教学与实践,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合唱艺术素养、促进家庭和谐与社区凝聚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乡村振兴的文化长河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杨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