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池村调研:洞察民生需求,共绘振兴新篇 ——“程”风破浪 百家振兴 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7月20日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2 01: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立宏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 月 20 日,成都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程”风小队走进百家池村,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活动。小队旨在探寻村庄发展的真实面貌,倾听不同群体的心声,为乡村未来发展寻找方向。

调研准备与开展

清晨,小队成员一同奔赴百家池村,按调研对象分组踩点,为后续调研做足准备。午后,调研正式启动,队员们兵分多路,针对老人、儿童、果农三类主要对象,深入村庄4 个小组,通过填写基础问卷、提出针对性问题等方式收集信息。同时,大家还实地考察村庄总体布局,构思宣传视频拍摄,希望用镜头记录下百家池村的独特魅力与发展脉络。

老人群体

调研过程中,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备受关注。坝区的老人多使用老式按键手机,少数使用智能手机的也仅局限于打电话和刷视频;丘区老人虽普遍使用智能机,却在使用上存在诸多困惑,因此对于手机使用的答疑活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在防诈骗方面,老人们防范意识较强,被骗案例极少。谈及生活变化,老人们纷纷感慨,如今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环境和人文关怀,都今非昔比。

 

儿童群体

儿童是百家池村的未来。村中心区孩子数量不少,年龄集中在一至三年级,二孩家庭较为常见。50%的儿童能享受父母陪伴,因临近村小和村委会,课后还能参与一些集体活动。然而,留守儿童比例不容忽视,尤其是 3 - 5 岁学龄前儿童,给祖辈照料带来较大压力。值得欣慰的是,村内小孩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100%,性格开朗活泼,且都表示长大后愿返乡助力家乡建设。

果农群体

果农群体作为百家池村的经济支柱,他们所带动的产业发展关乎着村庄的兴衰。目前,村里主要种植爱媛、春见(耙耙柑)、椪柑、沃柑等柑橘品种。果农们面临着天气和销售渠道两大难题。此次调查的果农中,销售渠道单一,全部依赖外商采购。部分销售商低价采购行为,如 以8 角钱一斤收购柑橘,让果农们苦不堪言。面对市场价格波动,他们迫切希望通过网络营销、线上销售等多元化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调研过程中,所有受访果农都赞成发展旅游业来助力柑橘产业发展。他们认为,百家池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致,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打造以柑橘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直接带动柑橘销售,还能发展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提升柑橘知名度。果农们期待借助旅游业的东风,让百家池村的柑橘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

调研总结

此次百家池村调研,让小队看到了村庄发展的成果与挑战。老人们享受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孩子们怀揣着建设家乡的梦想,果农们期待着突破销售困境。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这里看到:老人玩转智能手机,青年回到家乡,柑橘通过直播间走向全国。相信百家池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撰稿人:刘丁菡 杨立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立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