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铜”心“碳”索科普队在衡南县近尾洲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为乡村孩子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化学科普阅读课,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课程伊始,科普队成员汤宇豪巧妙地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以生锈、燃烧等孩子们熟悉的场景作为课程导入点,询问同学们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引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汤宇豪详细解释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同学们眼中充满好奇与惊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汤宇豪正通过科普知识与孩子们讲解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在讲解过程中,汤宇豪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生活实例。他逐步讲解了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如食物变质、电池放电等,帮助同学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互动,尽管天气炎热,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化学现象,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汤宇豪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鼓励他们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同学们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此次化学科普阅读课,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有趣的化学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科普队成员表示,将继续努力,为近尾洲的同学们带来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助力乡村科学教育发展,让科普之光点亮乡村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据悉,“铜”心“碳”索科普队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将持续开展多门特色课程,涵盖科学实验、环保知识、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拓宽乡村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汤宇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